上進行停戰談判。
折中方案提了出來,卻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從英法俄三國提出的方案來看,連撮合者都存在分歧。從三個國家的立場出發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雖然分歧依然巨大,但是黎平寇與斯特勞斯都表達了繼續談判的強烈願望。
按照聯合國的安排,兩人將在暫時休會後進行第二輪非正式會晤。只要雙方都有停火的初衷,將在隨後進行第一輪正式磋商。
也就在準備進行第二輪會晤的時候,戰場形勢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斯特勞斯接到林德伯格的電話後,首先知會聯合國秘書長,延長第二輪非正式會晤前的休會時間。
雖然幾個小時後,斯特勞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談判是結束朝鮮半島戰爭的唯一有效辦法,但是在美國單方面退出談判後,即便是暫時停火也成為奢望,軍事行動再次成為主旋律。
既然美國不想談,黎平寇也就沒有理由留在聯合國了。
當天晚上,黎平寇就搭乘專機離開紐約。
此時,聯軍在朝鮮東北沿海地區發起的進攻戰役已經開始,第一陸戰師的先頭部隊從咸興出發,以每小時十多公里的速度沿海岸線向北推進,數個小時後就到達新浦外圍,與人民軍發生激戰。
這個時候,黃峙博已經回到北京。
黎平寇還在回國途中,只能透過影片電話參加由傅秀波召開的緊急會議。
“很明顯,志願軍的反擊行動收到了預期效果,美國主動終止停火談判,而且沒有確定什麼時候重啟談判。”傅秀波看了眼螢幕上的黎平寇,把目光轉向會議室裡的陸風烈、文廷貴等人,說道,“可以預料,聯軍不會停止進攻,仍然會沿著海岸線北上,攻佔朝鮮東北部地區。雖然我們仍然希望透過談判結束戰爭,但是在取得實質性勝利、特別是地面戰爭的勝利之前,談判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