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到敵後破壞聯軍後勤補給線,加上潛艇的海上絞殺,足以。”
“這麼說來,陸軍特種部隊不見得夠用。”
“那可說不準。”吳建軍嘆了口氣,說道,“黃峙博是陸軍上將,與陸軍特種部隊的關係非常密切。那幫龜兒子早就獲得內線訊息,我過去的時候,把任務搶光了。聽說各大軍區都派了部隊過來,快把瀋陽塞滿了。”
“這麼誇張?”
“沒有一萬,也有好幾千,甚至還有武警的特種大隊。”吳建軍忍不住又咒罵了一句,“武警都騎到我們頭上了,你說這口氣咽得下去嗎?不行,我得找黃峙博理論。總不能把正規軍涼在一邊吧。”
牧浩洋與龐躍龍想笑,又不敢笑出來。
他們都知道,吳建軍是個急ìng子,而且從不會忍氣吞聲。
回到海洋島,牧浩洋與龐躍龍向曹安國彙報了行動經過。吳建軍沒有多呆,找曹安國瞭解了情況就返回瀋陽,找黃峙博理論去了。
特種部隊入朝作戰不是iǎ事,張宏量只是援朝作戰司令部的參謀,做不了主。
黃峙博回來後,首先聯絡駐朝軍事顧問團,拿到人民軍作戰部署的第一手資料,安排好特種部隊的後勤保障工作。
深入敵後作戰,絕不簡單,特種部隊也得周密部署。
時間非常緊迫,美韓聯軍兵分兩路,正在火速推進。如何使用特種部隊,黃峙博有自己的想法。
不僅要在地面上破壞聯軍的後勤保障線,還得在海上做文章!
為此,就得搞清楚聯軍運輸船隻的活動情況。
雖然情報機構全力配合,軍方的偵察衛星也在監視韓國的所有港口,但是諜報人員無法深入敵佔區,偵察衛星無法識別船上裝的貨物。
要想搞清楚情況,必須派遣偵察兵深入敵後,監視進出元山與海州的運輸船隻。
必要的時候,偵察兵還得搞清楚運輸船隻的具體情況,比如航行時的特徵噪聲,為潛艇提供攻擊參照資料。
這個任務,非兩棲特種部隊莫屬!
(未完待續,閱讀最新章節請訪問:。)!~!
..
第六十九章 外援
第六十九章外援
吳建軍沒有白跑,見到黃峙博後,他領到了最艱鉅的任務:派遣兩支特種偵察分隊,前往海州與元山,監視聯軍運輸船隻的活動情況,用海軍提供的特種裝置記錄主要船隻的噪聲特徵,支援潛艇作戰。
雖然不是真刀實槍的與聯軍地面部隊作戰,但是比起敵後破壞行動,偵察任務的意義更加重大。
更重要的是,只有兩棲特種部隊有能力執行這個任務。
領到任務後,吳建軍給曹安國打了電話,讓他立即率領二十名作戰經驗豐富的特種兵前往新義州,向志願軍海軍司令部報道。因為事關重大,所以吳建軍點名要牧浩洋、龐躍龍等八名去過朝鮮的特種兵參戰。
有任務是好事,可是太頻繁了,著實有點吃不消。
雖然去韓國營救飛行員是秘密行動,不會記入服役檔案,但是吳建軍與曹安國沒有忘記他們的功勞,更不會忘記承諾的獎賞。牧浩洋拿到了最高階別的住房補貼,八名特種兵都獲得了雙倍出勤津貼。
錢是iǎ事,關鍵是,在今後晉升時,他們的排名肯定在同級軍官前面。
收拾好行裝,牧浩洋等二十名特種兵跟隨曹安國登上了飛往丹東的運輸機。為了保險起見,他們將從鴨綠江大橋進入朝鮮。
此時,國務院總理文廷貴正在飛往莫斯科的專機上。
專機起飛後,他才知道去莫斯科的原因。
按照傅秀bō的安排,文廷貴將代表國家元首向俄羅斯總統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以朝鮮的名義購買武器裝備。
為了節約時間,文廷貴在飛行途中透過影片電話與傅秀bō商討具體事宜。
“我知道,希望不是很大。”傅秀bō沒有給文廷貴打氣,也沒有這個必要。作為國務院總理,文廷貴非常清楚俄羅斯的立場。“我問過外長,雖然前蘇聯跟朝鮮簽署了‘友好互助條約’,做出過安全保障承諾,但是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十多年前就降低了對朝鮮的安全保障承諾。”
“我們並不指望俄羅斯出兵。”
“但是一定得把這件事提出來,才好討價還價。”
文廷貴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傅秀bō的意思。
指望俄羅斯出兵肯定不現實,哪怕像六十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