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顯然不是理想選擇。
錢德勒的觀點很明確:在元山登陸後,聯軍首先向西推進,擺出攔腰截斷人民軍戰略防線的態勢,迫使人民軍在北大峰山脈設防,或者讓人民軍反攻元山,在運動戰中充分發揮聯軍的空中優勢,消滅人民軍有生力量。
牽制住人民軍的主力後,聯軍再在北面戰場上投入重兵。
這個時候,可以選擇從元山北上攻打咸興,再約過蓋馬高原,攻打江界與惠山。也可以選擇在金策或者清津登陸,從北向南掃dng鴨綠江南岸。如果兵力充足、戰況順利,還能掃dng圖們江南岸地區。
錢德勒的軍事才能不可低估,擔任i局長之前,他是美軍中經驗最豐富的上將。
這套作戰設想,既充分利用了聯軍的優勢,還儘量避開了聯軍的缺陷。
從作戰能力上看,聯軍最突出的優勢是制空權與制海權。雖然聯軍地面部隊的戰鬥力並不差,打敗人民軍易如反掌,但是把重點放在地面戰爭上,很難提高進攻速度,也就無法及時完成作戰行動。
只有充分發揮聯軍的海空優勢,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佔領朝鮮。
空中優勢不必多說,志願軍空軍的積極行動,沒有扭轉戰場局面,只是迫使聯軍投入更多的制空力量。
關鍵在制海權,準確說是如何利用制海權。
錢德勒的作戰設想中,充分利用制海權的作戰思想得到了明顯體現:多打登陸戰,儘量縮短地面補給線的長度,爭取在近海地區殲滅人民軍主力部隊,積極主動的在朝鮮東海岸地區開闢新戰場。
優點很突出,缺點也很明顯。
這套作戰方式,打人民軍肯定是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可是拿來打志願軍,風險就太大了。
在多個地點登陸,各個登陸場相互獨立,登陸部隊只能孤軍奮戰。
要是志願軍發起反擊,分散的登陸部隊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這種情況在上一次朝鮮戰爭中出現過,志願軍入朝後的第二次戰役就圍繞著在西線孤軍冒進的美軍陸戰隊展開,差點殲滅第一陸戰師。隨後利用美軍立足未穩的機會,在第三次戰役中把戰線推進到三八線以南,還一度攻佔漢城,迫使聯合**不得不在第四次戰役中大舉反攻。
錢德勒不是不知道這個問題,而是非常重視。
在向阿倫提出建議的時候,錢德勒明確提到,是否再次發起登陸作戰,得由戰場局勢決定。如果志願軍沒能及時入朝,而且無法及時入朝,聯軍可以用第二次登陸作戰,加快推進速度。如果情況恰恰相反,就得把重兵放在元山,爭取在北緯三十九度線附近擋住志願軍的前進步伐。
錢德勒的建議很中肯,可是阿倫另有打算。
擺在他面前的選擇是:元山登陸成功後,如果及時投入第二個陸戰師,開闢第二個登陸場,就有機會趕在志願軍入朝前佔領整個朝鮮;如果把重兵放在元山,很有可能在北緯三十九度線停下前進步伐。
到底是積極,還是保守?
阿倫沒想明白,只不過積極也好、保守也好,都得儘快把第二陸戰師nòng過來,為進攻做準備。
與陸軍不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師級部隊更加龐大。
一個陸軍師,通常只有一萬四千名官兵,即便像第一裝甲師這種重灌部隊,也只有一萬八千人。因為絕大部分時候,陸戰隊得背水作戰,得不到可靠支援與配合,所以陸戰隊的編制更加龐大複雜,一個陸戰師的規模在兩萬到兩萬兩千人之間。如果得到加強,還會增加幾千官兵。
人員不是問題,美軍有足夠的運輸機,還能徵用民航客機。
關鍵是武器裝備,特別是無法大規模空運的重型武器裝備。
這個問題,在陸戰隊更加突出。
由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搞的“輕型化”lngá在陸軍裡大行其道的時候,陸戰隊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第二陸戰師有一個編制完備的裝甲團,配備了一百多輛主戰坦克與兩百多輛裝甲戰車,另外兩個團也有大量重型準備。算上幾個獨立裝甲營,全師配備的主戰坦克數量高達四百七十四輛。
這些重型裝備不是沒辦法空運,而是空運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
拿m1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來說,一架…17一次只能空運一輛,而且每四輛就得用一架…17空運附加裝備,算上坦克的保障裝置等等,空運一個有三十二輛主戰坦克的裝甲營,至少需要…第二陸戰師的四百七十四輛坦克,需要飛行一千四百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