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大批希奇古怪的艦艇加入了戰鬥行列,但是在這些新式艦艇問世之前,中國海軍就在大洋戰場上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說得簡單一些,就算沒有新式艦艇,中國海軍也能打敗美國海軍。
能夠說,“長城”級攻擊核潛艇沒能趕上這場決定性大海戰,絕對是一大可惜。
由此可見,美軍艦隊在攻擊能力上,除了航空兵有不太明顯的優勢,其他方面均比中國艦隊差得多。
現實上,最大的差距不在進攻能力上,而是在防禦能力上。
當然,這又是一個與攻擊能力掛鉤的相關問題,主要就體現在,雙方都獲得了效能強大的第二代末段攔截系統。
當時,弗倫奇堅持把反擊時間推遲到五月底,就與此有關。
在此之前的戰鬥中,中國海軍的第二代末段防禦系統展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成為了瓦解美軍攻擊的法寶。以至能夠說,正是因為擁有了第二代末段防禦系統,中國艦隊才能在海洋戰場上無往不勝。
能夠說,那幾場讓末段防禦系統大發神威的戰鬥,嚴峻刺痛了美軍。
要知道,在強大的末段防禦系統面前,美軍的所有攻擊都歸於無效,基本上喪失了打擊中國艦隊的能力。
相反,美軍艦隊卻極易遭到毀滅性打擊。
所羅門海戰後,尼克松就抱怨,讓第三艦隊與中國艦隊交戰,就像讓拿著弓箭的蒙古騎兵衝向裝甲叢集。
雖然晚了一些,但是美軍總算處理了這個問題。
準確的說,只是處理了防禦的問題。
當時,美軍戰艦上裝備的是口徑為七十六毫米的電磁速射炮。從理論上講,美軍第二代末段防禦系統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