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再起狂濤
能夠肯定,弗倫奇壓根沒有想過反攻馬里亞納群島,而他讓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圍繞著反攻馬里亞納群島制訂作戰方案,只是為了麻痺對手,因為弗倫奇早就知道,中國的情報機構能夠從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獲取情報。大文學
現實上,當時連李明陽都在大戰的壓力下變得有點神經質。
要知道,反攻馬里亞納群島應該是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的事情,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根本無權制訂這樣的作戰計劃。
當時,美軍把太平洋戰場分成了兩個戰區,即太平洋戰區與西南太平洋戰區。
這一軍事體制,與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做法比較類似,即太平洋戰區主要負責艦隊作戰,而西南太平洋戰區的地面作戰任務更重。透過設立兩個戰區,能夠愈加合理的調動與利用作戰部隊。
現實上,從戰略上講,在打下索羅門群島之前,美軍不會進攻馬里亞納群島。
原因是:就算美軍攻佔了馬里亞納群島,也無法對中國本土形成要挾,還得進一步攻打琉球群島或者扶桑,才能突破中國的本土外圍防禦圈。除此之外,攻打馬里亞納群島也無法解除澳大利亞遭到的要挾,因為中國海軍完全能夠從東南亞地區去索羅門群島,根本用不著進入西太平洋。
相反,不及時收復索羅門群島,澳大利亞就隨時有可能遭到進攻。
要知道,在西方同盟集團中,除了俄羅斯,就是澳大利亞遭到的要挾最大了,當時以至超過了以色列。
在西方同盟集團中,澳大利亞的戰略重要性也僅次於俄羅斯。
能夠說,只需美國還想打贏這場戰爭,就必須保住俄羅斯與澳大利亞,其中任何一個戰敗都將導致美國戰敗。
因為太平洋才是主戰場,所以澳大利亞反而愈加重要。大文學
說得間接一點,丟掉澳大利亞這塊前沿陣地之後,美國就再也沒有辦法阻止隊橫渡太平洋了。
如此一來,美軍的戰略進攻肯定得圍繞著索羅門群島進行。
明顯,這不是戰略進攻,而是戰略反擊。
現實上,這正好說明了瓜達爾卡納爾島的重要性。只有這座島嶼還在美軍手中,美軍的反擊才有決定性意義。如果這座島嶼在美軍反擊之前淪陷,就算美軍艦隊能夠在海戰中擊敗中國艦隊,也無法攻佔索羅門群島,得花上幾個月、以至更長的時間奪回這座群島,而幾個月之後,中國海軍就將捲土重來。
打這種拉鋸戰,美國必敗無疑。
做出這個判斷之後,就不難摸準弗倫奇的脈了。
當然,戰場上總有不測發生。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沒有不測的話,弗倫奇將在五月中旬,最遲五月二十五日之前在西南太平洋上發動戰略反擊。
只是,五月六日的一件事情,打亂了弗倫奇的安排。
當天,一名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美軍,準確的說是一名海豹突擊隊的上尉軍官,在用潛航器離開瓜達爾卡納爾島之後,又努力遊了十多公里,然後在倫內爾島附近遇到了一艘美軍快艇。這名獲得了國會榮譽勳章的上尉帶回來了一條至關重要的訊息: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守軍還能堅守數個月。
也就是說,瓜達爾卡納爾島不會迅速淪陷。
有證據表明,在這個時候,弗倫奇確實動過別的念頭,比如假戲真做,在索羅門群島虛晃一槍,然後攻打馬里亞納群島。只是這僅僅是個念頭,因為兩天後,中國陸戰隊的四個師就到達了馬里亞納群島。
更重要的是,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美軍能否堅守幾個月還是個未知數。大文學
雖然海豹突擊隊上尉帶回來了極為準確的訊息,即美軍儲備了足夠多的物資,地下工事的受損情況不是很嚴峻,士氣還沒有遭到嚴峻影響,官兵也比較健康等等,但是這些訊息不足以讓弗倫奇相信,困守地下工事的美軍能夠忍耐幾個月。現實上,最後幾萬名美軍沒能堅持下去,而是在還有一些彈藥物資的情況下向中國陸戰隊投降,與艦隊決戰無關,而是這些美軍的精神完全崩潰了。後來,這幾萬名美軍都患了精神疾病,部分在戰俘營裡死亡,活下來的在戰後也很難做到生活自理。
要知道,在完全密閉的環境裡、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在見不到陽光的情況下,任何人都很難堅持幾個月。其實,有一個與此很類似的環境,即執行破交任務的潛艇,而潛艇的正常巡查週期一般在三個月以內,很少超過三個月。更重要的是,潛艇兵至少知道在安全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