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兵的掩護下,從塔斯曼海進入珊瑚海,然後在澳大利亞附近活動,用艦載航空兵配合戰略航空兵打擊索羅門群島,岸基戰鬥機則為艦隊提供防空掩護。

說白了,艦隊扮演了前進空軍基地的角色,處理了岸基戰鬥機航程不足的問題。

只是,弗倫奇沒有放棄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希望,也為此做了必要的安排。

在他看來,最多隻需要兩天,艦載航空兵與戰略航空兵就能摧毀索羅門群島上的空軍基地,完成最重要的打擊任務,隨後就能深入珊瑚海與中國艦隊決戰。因而,他需要的只是兩天時間。在這兩天裡,必須讓中國艦隊盯住別的地方,比如新赫布里底群島。為此,弗倫奇讓岸基航空兵轟炸恩德島,摧毀島上的中國陸戰隊遠端炮兵,然後向新赫布里底群島派遣運輸船隊。如此一來,隊很容易認為,美軍艦隊將掩護船隊前往新赫布里底群島,然後從東面進入珊瑚海。為了與美軍艦隊決戰,中國艦隊肯定會向東轉移,守在新赫布里底群島附近。等到中國艦隊指揮官明白是怎麼回事的時候,美軍艦隊已經進入珊瑚海,而且開始轟炸索羅門群島了。

當然,這套戰術也並非萬無一失。

首先,美軍艦隊不能提前暴露行跡,至少在十五日夜間之前,不能被守在珊瑚海南面的中國潛艇發覺。其次,打擊索羅門群島的行動一定要果斷迅速,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摧毀群島上的所有空軍基地。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即中國艦隊能在一天之內,從新赫布里底群島北面殺入珊瑚海。

要知道,美軍肯定不可能在一天之內摧毀索羅門群島上的所有空軍基地。

這樣一來,美軍艦隊就很有可能在打擊索羅門群島的時候,遭到中國艦隊打擊,因而弗倫奇必須對艦載航空兵的作戰使用做出正確安排,在交戰的第二天,留出足夠多的防空戰鬥機,並且做好首先遭到打擊的思想準備。大文學

現實上,這也是當時弗倫奇所能採取的最為有效的戰術了。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弗倫奇的戰術過於保守,是導致美軍在這場海戰中錯失良機的主要原因。在這些人看來,弗倫奇應該率領艦隊去新赫布里底群島,從斐濟群島東面繞過中國海軍的潛艇警戒線,然後向北航行,再從諾魯附近轉向南下,從北面突襲毫無防備的中國艦隊。

要知道,在整個交戰過程中,中國艦隊都沒有重視北面。

問題是,弗倫奇真要這麼打的話,遭受的恐怕是愈加慘重的失敗。

原因很簡單,美軍艦隊繞個大圈子航行到諾魯,就算全程保持四十五節的航速,也需要四天以上。也就是說,要到六月十七日才能到達諾魯,因而最早能在六月十八日凌晨攻擊兩千公里外的中國艦隊。按照牧浩洋的部署,如果到六月十六日,美軍艦隊還沒有出現,就將加強斐濟群島北部的偵察力度。到六月十七日,中國海軍肯定有所警惕,並且會相應的擴大搜尋範疇。也就是說,美軍艦隊在六月十八日凌晨,很有可能已經暴露行跡,不大可能偷襲中國艦隊。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關鍵因素。

就算美軍艦隊隱蔽到達諾魯附近,而且成功偷襲了中國艦隊,取得嚴峻戰果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要知道,美軍艦隊的打擊力問題不斷沒有得到處理,單獨重創中國艦隊的把握非常蒼茫。如果沒能重創中國艦隊,美軍艦隊的處境將極為尷尬,因為在諾魯附近,美軍艦隊不可能得到足夠的空中掩護。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弗倫奇要麼冒險返回西南太平洋,要麼退回夏威夷群島。前者,很有可能使美軍艦隊陷入絕境,因為中國艦隊在明知道不可能追上美軍艦隊的情況下,肯定會集中力量封鎖前往西南太平洋的海域,爭取在美軍艦隊返回西南太平洋的途中將其截留下來。如果選擇後者,則意味著弗倫奇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完全失敗,瓜達爾卡納爾島將不可避免的被隊佔領,而美國海軍也將因而喪失重返西南太平洋的機會。大文學

由此可見,關鍵不在能否偷襲中國艦隊,而是能否重創中國艦隊。

間接進入珊瑚海,有一個極為突出的優勢,即美軍艦隊能夠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與支援下作戰。

現實上,這是處理打擊能力問題的唯一辦法。

要知道,以美軍的打擊能力,只有艦載航空兵與戰略航空兵協同作戰,由戰略轟炸機首先發動攻擊,再由艦載航空兵同時進入,才有把握重創中國艦隊,而其他攻擊戰術都沒有絕對把握。

能夠說,弗倫奇正是考慮到這個問題,才決定間接進入珊瑚海。

明顯,當時牧浩洋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