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安排有關,即在確定了美軍艦隊的行跡之後,艦隊才需要聯絡地面部隊,而司馬文正將立即對航空兵的作戰行動做出調整,協助搜尋美軍艦隊。也就是說,如果龔繼飛在十六日凌晨通報司馬文正,那麼部署在索羅門群島的岸基航空兵將在天亮之後全體出動,按照潛艇提供的情報搜尋珊瑚海。

明顯,這與龔繼飛的判斷完全相反。

如果集中航空兵搜尋珊瑚海,接下來就不可能在新赫布里底群島北面投入足夠多的偵察機了。

當然,司馬文正沒有收到來自艦隊的訊息,也就沒有安排偵察任務。

只是,他也截獲了潛艇發出的電報。

雖然司馬文正不清楚龔繼飛與佟少雲的想法,但是這份電報,還是引起了他的重視,而且讓他做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安排:讓那些在凌晨兩點返航的戰鬥機在天亮後升空,加強面向澳大利亞的防空部署。大文學

這就意味著,有一半的岸基戰鬥機將在七點半之後升空。

司馬文正能夠這麼做,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一是空軍按照三比二的比例為戰鬥機安排飛行機組,即戰鬥機飛行員比戰鬥機數量多了百分之五十,因而在把戰鬥機分成兩批出動的情況下,能夠保證讓三批飛行員輪番休息,確保每名飛行員每天的休息時間都在十二小時以上。二是空軍部署到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都是J…31B,而這種戰鬥機實際上就是海軍的JB的岸基型,只是不具備在航母上起飛與降落的能力,其他方面都與JB一樣,而海軍艦載戰鬥機在設想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了在熱帶地區作戰的需要,日常維護量比空軍的同型號戰鬥機低得多。

當時,部署在索羅門群島的岸基戰鬥機的作戰使用率高達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說,這些戰鬥機每天能夠飛行十二個小時,而空軍部署在大陸戰場上的戰鬥機在熱帶地區作戰,每天最多飛行八小時。

正是如此,中國空軍才能在戰鬥機數量比較有限的情況下,保持較高的出動強度。

既然是加強防空部署,自然少不了增加升空的預警機數量量。

當時,空軍在索羅門群島部署了十二架戰略預警機,並且分成了四個編隊,確保隨時都有兩個編隊能夠升空巡查。一般情況下,兩個預警機編隊會分別在所羅門海南部的伍德拉克島上空與索羅門群島東部的倫內爾島上空巡查,平均每次的巡查時間為十二小時,確保返航有八到十個小時的地勤檢修時間。

有了這批戰略預警機,能夠把預警時間延長十五分鐘,達到二十五分鐘。

要知道,即便是正在睡覺的飛行員,也能在五分鐘之內登上自己的坐機,在十分鐘之內駕駛戰鬥機升空。如果飛行員在作戰中心待命,則能在警報拉響後的三分鐘之內駕駛戰鬥機升空。大文學

明顯,弗倫奇想用艦載戰鬥機偷襲索羅門群島上的空軍基地,基本上不可能。

主要就是,艦載戰鬥機的主要對地打擊武器是射程在五百公里左右的戰術巡航導彈,而中國空軍的戰略預警機編隊對美軍戰鬥機的被動探測距離超過了五百公里,因而美軍戰鬥機在發射巡航導彈之前就將暴露行跡,而戰術巡航導彈飛行五百公里,至少需要半個小時,在此期間,機場上的戰鬥機早就升空了。

只有使用戰略轟炸機,在一千公里外發射重型巡航導彈,才有可能偷襲成功。

當然,這得有個前提,即中國空軍沒有擴大防空區域,讓美軍轟炸機能夠在離索羅門群島一千公里的地方發射巡航導彈。

可惜的是,當時司馬文正沒有讓空軍擴大防空巡查範疇。

主要原因就是,在此之前,美軍沒有用重型巡航導彈攻擊索羅門群島,讓司馬文正認為沒有必要擴大防空範疇。

現實上,當時很多人都認為,美軍已經耗光了儲備在澳大利亞的重型巡航導彈,也沒有向澳大利亞運送這類彈藥。要知道,在二零五三年底,即中國陸戰隊攻打索羅門群島裡的旺烏努島時,美軍就用光了儲備在澳大利亞的重型巡航導彈。在此之後,軍事情報局也沒有發覺美軍向澳大利亞運送該類彈藥。

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美軍不斷在秘密向澳大利亞運送重型巡航導彈,而且要求這麼做的就是弗倫奇。到六月初的時候,美軍已經透過各種方式,向澳大利亞運送了大約七千枚重型巡航導彈。實際運送量應該在一萬枚左右,只是部分導彈在運輸途中喪失掉了,運抵澳大利亞的只有七千枚。

美軍沒有急於使用重型巡航導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