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還是冬天,而廣州的二月到四月已經是春天了。對於這些在冰天雪地裡呆了好幾個月的官兵來說,能夠在風和日麗的南方住上兩個月,絕對是最好的獎賞。
可惜的是,魏成龍的另外一個如意算盤打空了。
按照他的想法,如果龐躍龍不打算讓陸軍參戰,他就在五月底、或者六月初把這十個集團軍要回去,發動進軍聖彼得堡的作戰行動。結果,五月初,牧浩洋的一道命令,讓十個集團軍全都去了澳洲。
要知道,這可是魏成龍手裡最能打的十個集團軍。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個,另外六個是:第五十四集團軍、第六十五集團軍、第一五四集團軍、第一六五集團軍、第一三八集團軍與第一三九集團軍。也就是說,十個集團軍中,有五個是在戰前成立的王牌部隊,另外五個也是戰前就有的常設預備軍,都是陸軍中名副其實的王牌部隊。
要說什麼的話,魏成龍只能說,他幸虧沒有把第四十二集團軍派回去。
要知道,當時在俄羅斯戰場上,只有第四十二集團軍這一個王牌集團軍了,而沒有把第四十二集團軍派回去,主要就是該集團軍不是首批參戰部隊,而是在大陸戰爭打了大半年之後才上場的。
當然,打到這個時候,集團軍的番號也就僅僅是番號。
即便是那些在戰爭迸發後成立的集團軍,只需在大陸戰場上磨練一年半載,也成了能征善戰的王牌部隊。
拿到十個集團軍,龐躍龍卻高興不起來。
首先,在如何使用這些陸軍部隊的問題上,龐躍龍就與幾個集團軍司令產生了分歧。龐躍龍希望陸軍去把分散部署在後方的陸戰隊替換下來,以便他能組織起進攻並裡。明顯,沒有哪個集團軍司令願意這麼做,都堅持認為應該去主要戰場,而且不能把集團軍拆散了投入戰鬥。
一番爭論之後,雙方都做了讓步。
五個戰前成立的王牌集團軍去主戰場,另外五個集團軍則去替換後方的陸戰隊。
龐躍龍沒有拿軍銜壓人,終究他是陸戰隊大將,而集團軍司令是陸軍將領,背後還有魏成龍撐腰。再說了,龐躍龍與魏成龍的關係不算蹩腳,他也沒有必要在如何使用陸軍部隊的問題上與魏成龍發生矛盾。
等到這件事情確定下來時候,已經是五月十五日了。
當時,另外六個集團軍也已到達悉尼。
按照龐躍龍的部署,進攻行動在五月二十日開始,在二十五萬陸軍的協助下,肯定能在十天之內掃蕩澳大利亞東南部地區。參與前線作戰的五個集團軍,必須在五月十九日夜間十點之前部署到位,並且做好戰鬥準備。另外五個集團軍則必須在十八日部署到位,替換下十三個陸戰師。
當時,龐躍龍沒有利用悉尼港,大部分軍事物資依然在布里斯班上岸,再由運輸機送往前線。主要就是,悉尼有一千多萬平民,送往悉尼港的是民用物資,今後的民事救助行動將以悉尼為中心進行。說白了,悉尼太大了,就算把軍事物資送到悉尼港,也要穿過城區才能送到郊外的機場上去。布里斯班就沒有這些問題,物資在臨時碼頭上岸後,能夠間接運抵附近的野戰機場。另外,對運輸機來說,從前線飛往布里斯班,也就只比飛往悉尼多出二十分鐘。
安排妥當之後,龐躍龍才離開悉尼,返回布里斯班。
陸戰隊的司令部在布里斯班,而龐躍龍就是前線總指揮。這次,他沒有讓司馬文正負責前線指揮工作,不是他不信任司馬文正,而是這次作戰行動在策劃階段,從頭到位都是他在負責,與司馬文正沒有半點關係。
能夠說,攻佔澳洲,已經成了龐躍龍的人生理想,至少是短期理想。
戰場對面,溫斯頓的處境就沒有這麼樂觀了。
傑克遜還在美國養病,溫斯頓繼續指揮美澳聯軍作戰。悉尼不戰而降之後,誰也不對未來抱希望。
當時,美澳聯軍內部討論得最多的話題不是如何守衛堪培拉、墨爾本與阿德萊德,而是要不要放棄澳洲大陸,撤離到塔斯馬尼亞島,以至撤離到紐西蘭,以免在這塊守不住的戰場上消耗太多兵力。
主張撤離的人不在少數,可是不包括溫斯頓。
在溫斯頓看來,作為職業軍人,就應該堅守每一塊陣地,而作為澳大利亞人,就應該保衛家園。
可惜的是,持這種觀點的,恐怕就只有他一個人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陸軍上岸
第二百二十五章陸軍上岸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