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然後把轟炸機派過去,進行幾天的適應性鍛鍊,才能執行作戰任務。
要知道,離夏威夷群島最近的中國空軍基地在一萬公里之外,如果讓轟炸機每執行兩次任務就返回維修,作戰效率肯定會低得嚇人,還不如花點時間在前線修建空軍基地,提高轟炸機的作戰效率。
現實上,就算戰略轟炸開始了,也不能立即攻打美國本土。
美國的國土面積跟中國差不多,即便除掉阿拉斯加州,也不比中國小多少,而美國西海岸地區的面積相當於法國與德國之和,其西海岸線長達上萬公里,有數十座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城市,其中西雅圖、舊金山與洛杉磯都是超級大都市,加上附近的城鎮,三座城市群的人口都在兩千萬以上,洛杉磯更是高達三千五百萬。大文學如此稠密的城市、如此多的城市,意味著美國西海岸地區有數量眾多的軍隊,還有較為完善的軍事裝置,有足夠的能力抵抗登陸部隊。
從難度上講,登陸美國西海岸肯定超過了二戰時的諾曼底登陸戰役。
現實上,根本不能進行對比。
原因很簡單,美國在本土戰場上,不存在兩線作戰的問題,因而不用把兵力集中部署在東部地區,完全能夠集中力量守衛西海岸地區,而當年的德軍,必須把主力部隊集中到東線戰場上,留在西線的部隊不但少,而且素質低下。
能夠說,要想登陸美國西海岸地區,中國要做的準備,肯定超過二戰時的盟軍。
問題是,當時隊還沒有為此做準備。
要知道,按照牧浩洋的規劃,在戰略轟炸取得一定的效果之後,才會考慮在美國西海岸地區登陸。
從時間上看,這肯定是二零五六年第二季度的事情了。
龐躍龍與周渝生在這個時候提出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