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浩洋已經瞭解了情況,牧浩洋“失蹤”那兩天就在實驗基地裡面。

戰鬥機模型上不是沒有動力系統,而是沒有傳統動力系統。

在戰鬥機模型上,唯一的動力系統就是由陸雯領導的科研小組開發的“充能式反重力場推進系統”。

實際上,這是一套非常簡單的動力系統,核心是四塊可以偏轉的反重力擋板與一套燃料電池供電系統。

事實上,在科學史上,越是簡單的東西,價值與意義越為重大。

質能公司就很簡單,卻徹底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面貌。

當然,這套簡單的系統,卻是數萬名科研人員,耗費二十多年心血,花掉數億萬億計的科研經費所得到的結果。

前面已經提到,在大戰爆發前,陸雯領導的科研團隊就在無意中製造出了一種能夠遮蔽重力場的材料,隨後發現遮蔽重力場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材料獨特的晶體結構,產生了電磁場疊加效應,最終是材料內部的強電磁場遮蔽了重力場,而遮蔽重力場所需的能量來自原子內部,所以材料的遮蔽能力將逐漸降低,最終完全消失,而組成材料的原子也會在此過程中衰變。大文學

結果就是,這種材料只有科研價值,沒有實用價值。

接下來,陸雯等科研人員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種具有實用價值的方式來遮蔽重力場。

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科研專案,難度之大,遠遠超過了科研工作者的預料,陸雯也因此熬白了頭髮。

最初的時候,陸雯把重點放在了材料上,即希望找到一種衰減速度較慢的材料。

顯然,這是一個看上去正確、實際上卻完全錯誤的方向,因為任何元素只要原子核釋放出能量,就會衰變。

在這個錯誤的方向上,陸雯一直走到二零五三年底。

直到二零五三年底,情況才發生轉變,起因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在測試了遮蔽材料原子的衰減程度之後,用質能公式計算出了原子核釋放出的能量,隨後據此推算出了重力場的能量公式。

這是一個極為簡單的公式:重力場只與空間的幾何尺寸有關。

也就是說,重力場在三維空間內平均分佈。

事實上,這個發現,最終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製造出新式遮蔽材料,還為全新的物論奠定了基礎。比如,證明了重力場是三維空間的基本因素,即重力場與三維空間是同一個概念。由此引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改變重力場,就能改變三維空間的尺度,進而改變物體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這個嶄新的物理學概念,為人類進入宇航時代打下了最為重要的基礎。

當然,在當時,這些嶄新的物理學概念還沒有出現。

重力場能量公式的最直接貢獻,就是讓科研人員找到了一個新的前進方向:既然重力場可以用能量來表達,那麼就能夠用能量影響與改變重力場,因此也就肯定有一種承擔這種改變作用的介質。

事實上,這就是“充能式反重力場推進系統”的理論基礎。

在這個系統中,四塊由具備遮蔽重力場的材料製成的擋板充當了推進器,而提供的能量就是燃料電池裡的電能。

實驗已經證明,改變重力場所需的能量遠遠初估計。

後來,陸雯等科學家透過測試發現,最初的材料在原子衰變時釋放的能量,只有極小一部分用來改變了重力場,絕大多數都轉化為電磁輻射消耗掉了,因此在研製新材料時,能量轉化效率顯得至關重要。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科學家終於獲得了成功。

更可喜的是,新材料的原料仍然是稀有元素,只需要攻克製造工藝上的難關,就能夠進行大批次生產。

在演示之前,科學家與工程師已經開始合作,探詢大規模生產工藝。

按照陸雯給出的答案,大概需要一年、也許只要半年,就能解決製造問題,而軍隊需要在此期間,根據這種全新的動力模式,完成武器裝備的設計工作,以便在半年、或者一年之後大規模生產新式裝備。

當時,陸雯給出的答覆極為肯定。

事實也證明,陸雯沒有說謊。雖然最初幾年,反重力場材料的製造技術非常原始,生產效率非常低,導致製造成本居高不下,只能應用在一些關鍵裝備上,但是在戰時,只要能夠工廠化生產製造,其他的就不是問題。

與歷史上所有劃時代的新科技一樣,反重力場技術首先得到軍事應用。

有趣的是,在經過精心規劃後,牧浩洋最終決定,反重力場技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