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做為外交家,杜小蕾也非常清楚,保持冷淡態度才能探得歐洲聯邦的底牌。
現實上,這也確實產生了效果。
七月三日,歐洲聯邦臨時總統親身跟黃瀚林通了熱線電話,提出派遣總統特使,跟中國全權商討結盟的事情。
結果,黃瀚林的態度也很冷淡。
很明顯,問題出在歐洲聯邦提出的結盟條件上。
如果歐洲聯邦不參戰,與中國結盟幹嘛?
黃瀚林早就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向全世界的所有國家保證,中國不會在戰爭期間入侵中立國,也不會主動要求中立國做破壞中立的事情,比如向中國提供軍事基地,因而歐洲保持中立,就能得到安全保障。至於歐洲提供的那些好處,對中國來說意義不大,因為中國還沒有考慮把戰線推進到大西洋上去。現實上,就算隊推進到了大西洋東岸,也不一定要依靠歐洲,在北非西部地區照樣能夠獲得港口與軍事基地,而且跟摩洛哥等國打交道,明顯比跟歐洲聯邦結盟好得多。
結果,中國的冷淡態度,差點使歐洲聯邦瓦解。
當時,法國與德國主張參戰,認為只有參戰才能保證歐洲聯邦在戰後獲得足夠高的國際地位,義大利卻反對參戰,認為跟中國結盟就足夠了,沒有必要為了這場與歐洲沒有間接關係的戰爭流血犧牲。
問題是,義大利的立場根本無法實現。
中國的態度,讓法國與德國當局相信,中國正在準備入侵歐洲,而歐洲聯邦國防軍肯定打不過隊,不參戰就等於滅亡。
最終,義大利做出了讓步,或者說認識到了局勢的緊迫性。
七月七日,歐洲聯邦總統特使秘密到達北京,正式向黃瀚林提出,歐洲聯邦將在完成統一之後參戰,只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只有在邦國超過十個的情況下,歐洲聯邦才算真正完成了統一。
讓歐洲聯邦特使沒有想到的是,黃瀚林提出了一個建議。
這條建議就是:法德意以武力完成統一,中國願意為此提供協助,比如出兵協助歐洲聯邦國防軍作戰。
毫無疑問,這把歐洲聯邦特使嚇得不輕。
問題是,歐洲聯邦能夠拒絕中國的協助嗎?
在第二天的會晤中,歐洲聯邦特使首先感激中國支援歐洲統一大業,表示歐洲聯邦政府會考慮中國提出的建議,只是希望中國能夠給予歐洲聯邦更多的時間,以便爭取到更多的邦國。
黃瀚林沒有咄咄逼人,表示能夠耐心等待,但是不會不斷等下去。
到了第三次會晤,黃瀚林才正式提出,二零五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是最後期限,因為中國計劃在二零五六年結束這場戰爭,因而不可能拖到二零五六年才與歐洲聯邦結盟,必須在此之前處理好這件事情。
毫無疑問,這是中國向歐洲聯邦下達的最後通牒。
隨後,黃瀚林讓魏成龍從俄羅斯撤出了二十個集團軍,並且讓部署在俄羅斯西部地區的部隊後撤兩百公里。
能夠說,這是中國在表達誠意。
當然,這並不表示中國與歐洲聯邦的問題就處理了。
七月十日,黃瀚林就正式指示牧浩洋,著手製訂進軍歐洲大陸的作戰計劃,並且在年底之前完成。
說白了,皮球踢到了歐洲聯邦腳下,何去何從將由歐洲聯邦決定。
問題是,這個安排,卻難住了牧浩洋。
第二百三十一章是敵是友
第二百三十一章是敵是友
百度搜尋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T!~!
..
第二百三十二章晚打不如早打
雖然得到元首的指示,讓牧浩洋在對歐問題上有了較為明確的目的,但是卻打亂了他的戰略計劃,因為他準備在年底攻打夏威夷群島如果與歐洲聯邦的談判破裂,那麼在年底就得進軍歐洲大陸。大文學
問題就在這裡。
從軍事上講,進軍歐洲大軍的任務,與海軍沒有多大關係,可是海軍肯定不能錯過這場好戲,總得意思一下,比如派遣一支艦隊進海,實現進軍大西洋的夢想,在歐洲戰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如此一來,海軍能夠用在太平洋上的兵力就將減少。
雖然到年底的時候,中國海軍的兵力優勢將較為明顯,但是還沒有強大到,能夠在兩條戰線上作戰的地步。如果派遣六支航母戰鬥群去地中海,那麼在太平洋上,中國海軍主力艦隊就沒有優勢了。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攻打夏威夷群島的作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