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部分(1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總而言之,科學家更加相信,在宇宙的某一個地方,有一個極為強大的文明,而且這個文明在二十億年前就以來到太陽系,摧毀了當時的太陽系文明,只是離太陽系太遠,所以沒有向太陽系殖民。

當然,二十億年,是一個極大的時間跨度。

由此,一些科學家認為,那個曾經在太陽系裡摧毀過一顆行星的文明,很有可能早就滅亡了。

當然,這並不能讓人感到更加安全,因為能夠毀滅一個強大文明的,只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更加強大的文明,而且這個更加強大的文明絕對心狠手辣,幾乎把對方趕盡殺絕,不然那個被毀滅的文明總會有一些倖存者,而這些倖存者應該知道,在太陽系裡還有一顆可以供文明繁衍的類地行星。

顯然,不管那個文明是否已經滅亡了,人類受到的未知威脅並沒降低。

當然,科學家想的,與政治家想的完全不一樣。

對於當時的人類文明來說,最大的威脅來自內部,即宇宙人類政府與**傾向越來越強的殖民地之間的矛盾。

到了宇宙歷的個百年,這個矛盾已經上升到了不可調和的階段。

當時,太陽系人口僅有五萬億,而各個殖民地的人口超過了萬億,其中“天蠍b”與“天蠍a”的人口就超過了五萬億。

也就是說,殖民地不但在人口總量上超過了太陽系,而且已經有一個殖民地的人口比太陽系多了。

更要命的是,此時殖民地與太陽系的經濟關係已經逆轉,即太陽系必須依靠殖民地的資源才能生存下去。比如,來自“天蠍b”的稀有金屬就是太陽系人類建造飛船、甚至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資源。

此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發展到這個階段,人類已經在八個象限內各建立了一個前沿基地,因此宇宙探險活動幾乎都以殖民地為基礎,太陽系的人類不再從事宇宙探險工作,而是依靠殖民地的供給,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

毫無疑問,在殖民地居民的眼裡,太陽系裡的五萬億人全都是寄生蟲。

雖然這種說法有失偏頗,比如當時人類的科研工作依然集中在太陽系裡進行,各個殖民的科研力量非常薄弱,太陽系的科技支援是各個殖民地發展壯大的基礎,但是在經濟上的依賴關係,比科研的影響更大。

由此,就導致了宇宙人類政府與殖民地政府之間的嚴重矛盾。

當時,差點因此引發宇宙人類的第三次內戰。

如果這次內戰打起來,絕對是毀滅性質的,可以說,沒有人能夠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比如說,太陽系人類有更強的科技實力,能夠摧毀所有殖民地,可是失去了殖民地,太陽系人類也就無法發展了。

所幸的是,這場戰爭沒有打起來。

出面消除矛盾的不是政治家,而是科學家。

在科學家聯合會的號召下,宇宙人類政府與十四個殖民地政府中的八個,也是八個宇宙象限中的前沿基地的代表進行了談判,最終達成了政治妥協。宇宙人類政府改組為聯邦性質的政府,十四個殖民地升級為人類聯邦,擁有包括組建地方軍隊在內的自治權,並且定期向宇宙人類政府、即人類的中央政府交納中央稅收,以支援為所有人類造福的科研事業,宇宙人類政府則必須共享科研成果,並且組建人類文明的軍事力量,在必要的時候捍衛各個聯邦成員。

這項政治妥協,正式宣告人類結束了軍事獨裁的政治歷史。

事實上,這也是人類在宇宙文明時期建立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努力。

只是,這次努力並不徹底,即宇宙人類政府依然壟斷了科技力量,並且擁有人類文明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所幸的是,至少民主制度已經有了根基。

不管怎麼說,這是人類文明在宇宙階段的一次重大進步,至少是政治、思想與文化上的重大進步。

更重要的是,這避免了一場毀滅性內戰。

對人類文明來說,開闢更多的殖民地非常有必要,可是建立一條完整有效的政治體系也非常重要。

前面一直在強調,人類是幸運兒。

這次也不例外。

在人類文明由軍事獨裁政府進化到聯邦政府之後不久,一場災難就降臨到了人類文明的頭上,而新成立的政治體制超越了科技力量,成為人類文明克服這場災難的關鍵力量,人類文明也得以保全。

可以說,如果不是建立起了更加堅固的政治基礎,這場災難已經使人類滅亡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