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才正式開始搜尋外星系類地行星。
僅僅一年,這架被命名為“千里眼”的望遠鏡.就發現了十萬顆外行星行星,而且確定其中至少有一萬顆是類地行星。更重要的是,至少有一百顆類地行星處於生命帶內,即這些行星上很有可能存在生命,而且很有可能是高階生命。
事實上,這個發現,為陸雯後來提出“宇宙文明三大定理”打下了基礎。
要知道,這只是對一百光年內的星系進行的探測就發現了一百顆在生命帶裡的類地行星,而宇宙的已知半徑超過了一百三十億光年。也就是說,在浩瀚的宇宙內,存在生命體的行星在理論上幾乎是無窮
可以說,宇宙並不空曠,也不是一片死寂到處都有生命存在。
只是,“千里眼”的解析度仍然不夠高,無法確定那些類地行星上是否有液態水,也就無法確定是否有高等級生命。
這個時候,海德欽做了一件很要命的事:拍賣新發現的行星。
因為每天都有數百顆行星被發現,所以負責該專案的科學家根本忙不過來,只能為這些行星提供編號。
說白了,以人類的語言,根本不可能給宇宙中所有行星正式命名。
要知道,在理論上,幾乎每顆恆星都有行星,而且不止一顆。至少當時的發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即每一顆恆星附近都有幾顆行星,少的有三顆、多的有數十顆,而宇宙中的恆星總量在十萬億億顆以上,因此行星總量,很有可能是恆星的十倍以上,而人類任何一種語言的組合方式也沒有這麼多。
也正是命名上的麻煩,讓海德欽想出了拍賣行星的高招。
當時,拍賣只是名義上的,即買家只能獲得行星的命名權,只是在名義上擁有這顆行星的產權。
至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