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架…10面前佔到太大便宜。如果主力機群隔得太遠,必須派遣更多的護航戰鬥機,而日本空中自衛隊能夠動用的F…22不會超過五十架。
更重要的是,在土噶喇群島上空,只有一架…3。
僅靠一架預警機,肯定難以指揮兩個批次的七十架護航戰鬥機,更別說指揮數量多得多的攻擊機了。
雖然十分鐘後,前出的…200與艦隊失去聯絡,隨後證明被日本戰鬥機擊落,但是楊禹方已經斷定,主力攻擊機群肯定不在北面。原因很簡單,一百八十架F…16D在同一時間起飛,如果主力攻擊群在北面,這些戰鬥機得在升空後盤旋半個小時,而F…16D的作戰半徑本來就不夠遠,沒有理由升空後盤旋,浪費寶貴的燃料,而是應該留在地面上,到時候再出擊。
不是來自北面,就是來自東面。
三點四十分,楊禹方的判斷得到了證實,正在與日本戰鬥機爭奪制空權的空軍戰鬥機發來緊急報告,更多的F…22參戰。
雖然報告不是很明確,畢竟戰鬥機飛行員不可能發現所有F…22,但是可以肯定,日本空中自衛隊增強了制空力量。
準確的說,是派出了護航戰鬥機。
楊禹方沒有遲疑,立即對防空部署做出調整,讓空軍與海航首先投入三個…11與…10中隊。
只是,他沒有急著動用已經到達的…20中隊。
防空作戰的關鍵不是打擊對方的護航戰鬥機,而是攔截攻擊機。…11與…10沒有隱身能力,很難突破由F…22組成的“鷹牆”,也就無法攔截F…16D機群。要知道,當時空戰戰場就在東海艦隊東面,最遠處離東海艦隊也不超過一百五十公里,F…16D完全有能力在此之外發射反艦導彈。
要想攔截F…16D機群,就得依靠…20。
也就在這個時候,楊禹方收到了旗艦防空作戰指揮中心發來的訊息,執行偵察任務的日本戰鬥機已經返航。
早在三點二十分左右,“海口”號就發現了逼近的F…22。
因為這些F…22的飛行高度在一萬八千米左右,而且速度高達兩馬赫,超過了發射反艦導彈的最大高度與速度,而且在發現F…22的時候,離得最近的防空戰鬥機在幾十公里之外,所以“海口”號的防空指揮官沒有呼叫防空掩護,也沒有發射防空導彈,只是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