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沒有急著發出戰報。
不需要“海龍”號的戰報,楊禹方在凌晨一點前就收到了空軍發來的訊息。
戰略電子偵察機探測到了出現在大隅海峽西端的幾次電磁爆,隨後海航的一架J飛到黑島西南,發現了遭到襲擊的第一護衛群。
因為大隅海峽那邊只有“海龍”號一艘潛艇,所以周渝生立即斷定,肯定是“海龍”號偷襲了第一護衛群。
只是,這並非是好事。
戰鬥地點不在公海,至少不完全在公海上。根據偵察機拍下的照片,至少有三艘驅逐艦在日本領海內遭到襲擊。
所幸的是,只有三艘。
在向騰耀輝彙報情況的時候,周渝生故意忽略了這件事,強調第一護衛群在進入東海後才遭到伏擊。
最初的時候,騰耀輝也沒有注意到。
問題是,在日本領海內擊沉日本戰艦是事實,誰也無法掩蓋。
凌晨四點左右,周渝生收到了薩非墨髮回來的戰報,其中明確提到了十艘驅逐艦被魚雷擊中時的方位。
顯然,薩非墨是一個非常細緻的人。
只不過,在他的戰報中,十艘驅逐艦都是在離開日本認定的六海里領海線之後,才遭到攻擊。
也就是說,“海龍”號沒有攻擊日本領海內的艦艇。
那麼,偵察機拍下的照片為什麼顯示有幾艘驅逐艦在日本領海內呢?
答案很簡單:癱瘓的戰艦會隨著洋流移動,偵察機到達的時候,已經是戰鬥結束後一個多小時了,在此期間,三艘在領海線外被魚雷擊中的驅逐艦隨同洋流漂移了大概兩海里,進入了日本領海。
只是,誰也無法證明,這三艘驅逐艦是在公海遭到攻擊的。
騰耀輝向總參謀部彙報戰果後,黃峙博很快就發來電報,要求騰耀輝嚴格調查這次潛艇襲擊行動,給出一個合理解釋。
顯然,這不是黃峙博的意思。
作為總參謀長,黃峙博才不會在乎潛艇在哪裡襲擊了日本戰艦。
在一天之內幹掉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四支護衛群,將四十二艘大型戰艦送到海底,絕對是了不起的勝利。
只是,從政治上講,襲擊日本領海內的戰艦絕對不可行。
如果有人故意拿這件事說話,戰爭很容易失去控制。。。。H!~!
..
第一百零六章 利益決定一切
六月二日、星期日,絕對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甚至日本現代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文學網*
在這一天裡,曾經號稱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消滅中國海軍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損失了四支護衛群、四十二艘大型戰艦,如果算上五月二十九日凌晨的戰鬥,日本海上自衛隊總共損失了四十六艘艦艇。
第一護衛群全軍覆沒後,日本海上自衛隊輸光了家底。
雖然還有兩艘“大隅”級兩棲登陸艦、二十多艘護衛艦與十多艘潛艇,但是沒有大型戰艦、特別是充當艦隊核心的防空驅逐艦,日本海上自衛隊根本沒有能力進入東海,更別說奪取制海權了。
六月三日上午,中國國防部率先公佈最新戰報。
因為騰耀輝在凌晨四點半提交了詳細的交戰報告,特別是“海龍”號的作戰報告,所以在公佈的訊息中,國防部宣稱中國海軍潛艇伏擊了進入東海的日本艦隊,而且戰鬥在公海海域進行。
所幸的是,日本當局沒有糾纏這個問題。
根據戰後的現場勘測,“海龍”號的戰報沒有錯,三艘驅逐艦確實是在領海線外被魚雷擊中,然後隨洋流漂入日本領海。最重要的證據就是,在“海龍”號提供的日本驅逐艦中雷海域,發現了幾塊日本驅逐艦上的鋼板。戰艦可以跟隨洋流漂流,可是沉到海底的鋼板絕對不會移動。
其實,關鍵不是驅逐艦被魚雷擊中的地點,而是“海龍”號是否進入過日本領海。
中國國防部一直沒有公佈“海龍”號潛艇在這場戰鬥中的行動細節,而根據戰後對交戰過程的模擬,“海龍”號很有可能在伏擊第一護衛群之前進行機動佔位的時候,進入過日本領海。
當然,這些都是戰後爭論的話題。
第一護衛群完蛋後,日本失去了打贏戰爭的資本,因此美國是否提供全面援助將決定日本的基本立場。
沒有美國的援助,日本將不得不向中國求和。
問題是,美國能夠提供多少援助?
受第一護衛群遇襲影響,喜田多一郎到達白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