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此有效探測距離比戰艦上的遠一些。
更重要的是,偵察機發現日本艦隊的時候,已經飛到偵察航線的盡頭了。
也就是說,偵察機在發現日本艦隊之後,沒有繼續逼近,而是在保持距離的情況下飛行了五分鐘。
因為沒有發現偵察機,所以日本艦隊繼續北上。
天亮之後,日本戰艦關閉了所有電子裝置,艦載戰鬥機也都留在機庫裡面,以免受粒子風暴影響。
問題是,“赤城”號航母戰鬥群是徑直駛向索羅門群島。
雖然為了避開國際航線,“赤城”號航母戰鬥群的航線向東偏了大概一百公里,指向群島中央的瓜達爾卡納爾島,而不是西北的布干維爾島,也不是東南的馬基拉島,但是這條航線並沒經過休恩群島,更沒有靠近新喀里多尼亞島,與炮擊編隊的最短垂直距離在一百公里以上。
顯然,這個距離超過了最大目視範圍,也超過了被動探測裝置的探測範圍。
只是,“赤城”號絕對不會去瓜達爾卡納爾,因為該島是索羅門群島中,人口最多的島嶼之一。如果靠近瓜島,肯定會遇上在附近活動的船隻,“赤城”號航母戰鬥群也會因此暴露行蹤。
日本艦隊指揮官最重視的就是隱蔽行蹤。
即便中國艦隊沒有在珊瑚海活動,甚至即將到達本土,只要“赤城”號暴露行蹤,中國海軍就會派另外一支艦隊前來攔截。在找到聯合艦隊之前,幹掉“赤城”號,肯定是中國海軍的主要目的之一。
對“赤城”號航母戰鬥群來說,在索羅門群島暴露行蹤,那就真是走投無路了。
為此,在靠近瓜島之前,“赤城”號航母戰鬥群必須轉向,要麼向東北航行,要麼向西南航行,從較為開闊的海域穿過索羅門群島,再轉為北上。因為從澳大利亞到東亞地區的國際航道從布干維爾島與新愛爾蘭島之間透過,所以向西南轉向,從馬基拉島東面繞過索羅門群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