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杜小蕾拜會了寮國國家領導人,正式提出租借軍事基地的要求,並且開出了對方無法拒絕的條件。
當然,這份租借協議,也是由牧浩洋起草的。
按照這份協議,中國將以每年兩億元的租金,租用華潘省、甘省與塞公省的三處軍事基地。租金不會直接支付給寮國當局,而是以軍事援助的方式兌現。方式很簡單:中國每年為寮國提供組建一個獨立旅所需的全部裝備,並且提供軍事培訓,資助一百五十名軍官前往中國進行深造。在五年之後,也就是寮國的軍事現代化完成後,中國則以貿易補償的方式支付租借費用。
對寮國來說,這絕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要知道,即便從中國採購二手裝備,組建一個兵力在三千左右的獨立旅,也需要十億元人民幣。至於軍事培訓、以及派遣軍官出國深造,uā費更加高昂。一百五十名軍官,在中國學習一年的費用就高達數千萬元。
至於貿易補償,更加有力。
當然,談判沒有這麼輕鬆,寮國當局提出了一個附加條款:中國提供無息貸款,幫助寮國修建基礎設施。
相對而言,這個要求不算過分。
要知道,寮國是整個東南亞地區,除了汶萊與東帝汶這兩個彈丸小國之外,唯一沒有鐵路的國家。
可以說,寮國的基礎設施非常落後,連公路的通車裡程都不到五千公里。
要想幫助寮國走出貧困落後的局面,就得大搞基礎建設,而中國是當今世界上在這方面最有經驗的國家。
關鍵就是,有沒有必要為寮國提供無息貸款。
在這件事情上,杜小蕾沒有決策權,所以沒有立即給出答案,只是承諾彙報情況,並且儘快給予答覆。
離開永珍後,兩人又去了金邊,以同樣的方式向柬埔寨開出了結盟條件。
與寮國一樣,柬埔寨當局最重視的仍然是經濟援助,即只有中國給予經濟援助,才會考慮與中國結盟。
四月初,兩人回到北京。
雖然寮國與柬埔寨的要求稍嫌過分,但是黎平寇必須儘快做出決定。
四月二十日,黎平寇應寮國領導人邀請,對永珍進行了正式訪問。
兩天後,黎平寇與寮國領導人簽署了《中老同盟條約》。
這不是一份簡單的軍事同盟條約,而是覆蓋了政治、外jiā、軍事與經濟等領域的全方位的同盟條約。
在這份同盟條約中,中國承諾給予寮國國家安全保障。
說得直接一點,在寮國遭到軍事入侵的時候,中國有義務出兵作戰,並且有義務幫助寮國捍衛國家利益。
政治上,寮國承諾奉行倚靠中國的單邊政策。
如此一來,在外jiā上,寮國自然得與中國合作。
最重要的,還是在經濟層面上。
雖然黎平寇沒有答應為寮國提供無息貸款,但是承諾在今後二十年內,每年提供一百五十億元的人民幣貸款,並且為寮國提供國家擔保。說得直接一點,中國政fǔ作為寮國的擔保人,幫助寮國獲取建設所需資金。提供資金的不是中國政fǔ,而是中國的金融企業,特別是熱衷於對外業務的ī人銀行。
從經濟上講,中國沒有吃虧。
雖然由中國的ī人銀行提供資金,但是寮國沒有工業基礎,甚至連農業基礎都不夠健全與完備。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時候,寮國需要外來援助,比如需要來自中國的工程公司修建基礎設施,也需要來自中國的企業興建工業設施。如此一來,中國ī人銀行提供的貸款,最終將支付給中國的民間企業。
當然,寮國也沒有吃虧。
透過合作,寮國能夠得到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完成工業化程序,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等等。
更重要的是,經濟發展起來之後,寮國的政fǔ稅收將大幅度增加,從而償還貸款。
這份同盟條約,被看做是中國進軍東南亞的標誌**件。
四月二十七日,黎平寇到達金邊,與柬埔寨國家領導人簽署了《中柬同盟條約》。
與《中老同盟條約》類似,《中柬同盟條約》的核心也在經濟領域,即中國在提供了軍事援助之後,柬埔寨將在政治與外jiā上奉行單邊政策,從而獲得來自中國的全面援助,加快國家現代化程序。
因為人口是寮國的二點五倍,而且已有一些工業基礎,所以中國與柬埔寨的同盟條約有更加顯著的影響力。
最受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