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從一開始,載人登月就不是政fǔ工程。
不是政fǔ不想做,而是拿不出這麼多錢。
工程啟動的時候,政fǔ就起到了牽頭作用,一切以商業應用為目的,即政fǔ只提供政策與技術上的支援,能否實現載人登月,以及能否像想像中的那樣,在月球上建立永久資源開採基地,得由商業投資決定。
也許,這才是老百姓支援載人登月專案的根本原因。
既然政fǔ不出錢,自然不存在為了“面子工程”uā掉大筆稅收的問題,而且透過商業運作還能增加就業崗位。
據不完全統計,到二零二九年底,與載人登月工程有關的專案,已經提供了一百二十萬個就業崗位,每年產生的經濟效益在四千五百億元以上,至少有一千八百架中企業從中獲益。
有好處的事,老百姓自然支援。
更重要的是,載人登月並非一個單獨的航天專案,而是與一個足以改變中國經濟面貌的重大能源專案息息相關。
這就是可控聚變核電站。
二零二九年底,中國官方公佈了第一份與可控聚變核反應堆有關的技術文獻,宣稱已經解決了最主要的技術難題,有望在二零三二年簡稱第一座實驗可控聚變核反應堆,在二零三五年達到商用標準。
所謂的商用標準,就是在價格上可以接受。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可控聚變核電站的效費比必須達到其他電站的水準,最好能夠超過其他電站。
這樣一來,原料供應顯得至關重要。
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技術資料,第一代可控聚變核電站使用的不是氘與氚,更不是普通氫元素,而是能在更低的溫度、壓力等環境條件下發生核聚變,也更容易控制聚變速度的氦元素。
準確的說,是氦的同位素氦3。
這下,問題出來了。
地球上的氦3非常稀少,即便有也主要來自裂變核反應堆的附屬產物。如果用裂變核反應堆生產氦3,在經濟上不具備可行還不如直接修建更多的裂變核電站,轉一道手搞聚變核電站,完全多餘。
載人登月工程,就與到月球上開採氦3有直接關係。
月球上,有幾乎取之不盡的氦3。
根據一些科學家估測,月球上的氦3足夠人類使用一千萬年,而且富積度非常高,很容易進行工業開採。
關鍵就是,必須在月球上建立開採基地。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登陸月球自然成為熱話題。
在老百姓眼裡,如果能夠登上月球,開採月球上的氦3資源,要不了多久,就不用為電力發愁了。如果能夠透過技術方式,降低可控聚變核電站的建造成本,說不定今後能夠免費使用電能。
當然,在此之前,首先得登上月球。
二零三零年一月十五日,CZ…6超級運載火箭把載人登月航天器的第一部分,即月球軌道飛行器送入了地球的近地軌道。
這只是個開始。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CZ…6還將進行三次發把另外三個艙段送入近地軌道,組裝成總質量為一百五十噸的載人登月火箭。如果一切順利,載人登月火箭將在七天後到達繞月軌道,最遲在四月二十日,完成登月壯舉。
第一批登月宇航員有四人,其中三人將登上月球,一人留守軌道艙。
這個人數,比“阿bō羅”多了一個。
三名登月宇航員除了象徵的登上月球,ā上中國國旗之外,還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月球上逗留三天,對登月著陸點進行科學考察,獲取建立月球基地的資料,並且帶回供科學家研究的岩石樣本。
完成第一步後,後面的登月行動將以商業運作為主。
按照中國官方公佈的訊息,在二零三一年與二零三二年,將再次登月,對月球基地的另外兩個選址進行實地考察。完成了前期勘探與考察工作之後,將在二零三四年發第一套基地建設裝置。
當然,開採氦3沒有這麼容易。
雖然所有開採裝置都自動執行,不需要人員在現場控,但是需要人員處理一些機器無法完成的工作,比如進行地質考察等等。為此在正式開採氦3之前,還要在月球上建立供人員生活與工作的基礎設施。因為從地球運送物資到月球非常昂貴,所以還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工業基礎設施。比如,在月球建立電解水工廠,為返程的運載火箭提供燃料,並且為常駐人員提供生活用水。
最快要到二零四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