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直接攻擊。

只是,導彈僅為一種反衛星手段。

…2的最大è高只有一千五百公里,所以無法對付高軌道衛星,比如執行在三千公里以上的遙感偵察衛星、數千公里處的導航衛星、大橢圓軌道上的戰略預警衛星、以及地球同步軌道上的通訊衛星。

所幸的是,日本沒有導航衛星、也沒有戰略預警衛星,通訊衛星以商業用途為主,所以攻擊物件主要是偵察衛星。

對付軌道高度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上的偵察衛星,必須使用其他手段。

主要就是jī光致盲武器。

所謂的“jī光致盲武器”,就是用高能jī光束照è衛星,燒燬衛星上的敏感裝置,比如暴lù的通訊天線、微bō雷達天線、光學照相裝置、太陽能電池板等,使衛星暫時或者永久ìng喪失工作能力。

與導彈發è時的壯觀場面相比,jī光致盲武器在使用的時候非常安靜。

事實上,jī光致盲武器的攻擊效率高得多,只需要持續照è五秒鐘左右,就能癱瘓一顆大型衛星。

根據戰後披lù的訊息,當時中國天兵只有兩套jī光致盲武器,一套部署在新疆的吐魯番盆地,一套部署在山西太原附近。在大約十分鐘的jiā戰行動中,兩套jī光致盲武器總共攻擊了二十一個目標。

結果非常理想,二十一顆日本衛星全部癱瘓。

八點二十五分左右,第一輪反衛星作戰結束。

因為有部分日本衛星處在地平線以下,所以在接下來的四個小時內,中國天兵還將進行四次反衛星作戰。

戰鬥結束的時候,日本的八十六顆軍用衛星都將完蛋。

從時間上看,天兵的作戰效率非常驚人。

只是,天兵不僅僅負責進攻,還要負責防禦,主要就是保護中國的軍用衛星系統,並且在必要的時候補充衛星網路。

為此,在進行反衛星作戰時,天兵調整了所有重要軍用衛星的執行軌道。

從戰略角度講,最重要的就是戰略預警衛星。

這些衛星的主要價值就是監視潛在對手,特別是核大國的戰略導彈部隊,在敵人發è戰略導彈之後發出警報。依靠這些衛星,中國的戰略防禦系統能夠獲得十到十五分鐘的預警時間。如果沒有這些衛星,僅依靠地面的超遠端預警雷達,預警時間不會超過五分鐘,根本來不及進行戰略轉移。

所幸的是,中國的戰略預警衛星的軌道高度在五千公里以上。

有能力攻擊中國戰略預警衛星的只有美國,日本的反衛星能力,最多隻能威脅到近地軌道上的衛星。

真正需要照顧的,正是軌道高度在一千公里以下的偵察衛星。

事實上,幾乎所有影象與雷達偵察衛星的工作高度都在一千公里以下。不是這些衛星不能部署到高軌道上,而是為了保證成像質量,特別是圖片的解析度,必須儘可能的降低軌道高度。

與日本相比,中**用衛星系統的規模大得多。

戰爭爆發前,僅偵察衛星就有四十六顆,另外還有三十六顆導航衛星、二十二顆通訊衛星、十二顆戰略預警衛星與八顆軍用廣播衛星。所有偵察衛星、三分之一的導航衛星與八顆通訊衛星在近地軌道上。

這些衛星極易受到攻擊,得儘快轉移執行軌道。

可惜的是,所有導航衛星與通訊衛星,以及少數偵察衛星不具備變軌機動能力,或者已經用光了燃料。

兩個小時內,天兵只轉移了不到四十顆衛星。

十點過,日本的反擊行動開始了。

因為擁有較為完善的導彈防禦系統,所以日本的反衛星能力不容小覷。

在十點過五分開始的第一輪反擊中,就有十四顆衛星被日本的反衛星導彈擊毀,還有兩顆衛星遭到高能jī光照è。

可以說,這是一場“無聲”的戰爭。

在太空中,沒有空氣做介質,聲音無法傳播,因此再猛烈的爆炸,也只能看到火光,聽不到聲音。

當時,在空間站內的宇航員非常有幸的目睹了jiā戰過程。

用一名歐洲宇航員的話來說:漆黑的太空在一片耀眼的閃光之後再次便得暗寂,時隱時顯的暗紅è光芒,如同超新星爆發般奪目;人類文明八十年的努力,在戰爭面前盡然如此脆弱不堪;當光芒逝去、絢麗不再的時候,無邊無際的黑暗籠罩了寰宇,直到東方出現明亮的曙光。

也許,這傢伙在當上宇航員之前是個詩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