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輪,計劃在十七日夜間,在馬爾地夫群島與米尼科伊島之間進行燃油補給,然後轉向北上,攻擊前往巴基斯坦的中國印度洋艦隊。

事實上,日本印度洋艦隊的損傷情況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

在電磁戰大行其道之後,日本所有新式戰艦都具備電磁對抗能力,而且所有大型戰艦上都有備用的電子裝置,具備在海上修復受損電子裝置的能力。比如日本印度洋艦隊裡的兩艘巡洋艦上的雷達在七月十五日夜間就修復了。只是為了避免再次遭到損壞,這些雷達只能在夜間工作。

最重要的是,日本印度洋艦隊沒有完全喪失航空作戰能力。

經過兩晝夜搶修,透過拆舊補新的方式,“赤城”號修復了一部彈è器,還修復了二十二架F…35戰鬥機、兩架E…2F艦載預警機與四架反潛直升機,其他戰艦上的反潛直升機也修復了六架。

因為中國印度洋艦隊沒有航母,所以日本指揮官認為,只要追上去,用二十二架戰鬥機就能幹掉中國艦隊。

當然,要想完全恢復戰鬥力,日本印度洋艦隊必須進入某座港口。

現在,印度關閉了國mén,日本印度洋艦隊失去了完全恢復戰鬥力的機會。

雖然追上與消滅中國印度洋艦隊不是大問題,但是接下來怎麼辦?

日本指揮官必須考慮,進入阿拉伯海之後,即便沒有戰鬥損傷,要想離開印度洋,都要進行兩次燃油補給。因為通訊不暢,而且白天受粒子風暴影響無法進行補給作業,所以必須安排在夜間進行,每次補給至少需要消耗一個晚上。算上作戰時間,日本印度洋艦隊最快能在八天後離開印度洋。

顯然,這太遲了。

即便中國海軍沒有及時分兵,而是等到其印度洋艦隊覆滅之後,再派遣一支艦隊遠征印度洋,也能在八天之內封鎖所有水道。

也就是說,就算能夠幹掉中國印度洋艦隊,日本印度洋艦隊也ā翅難飛。

如果在戰鬥中出現損傷,日本印度洋艦隊更會走投無路。

這種jiā換,對日本海軍有利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日本的造船工業已經癱瘓,正在建造的四艘航母在轟炸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根本不可能在二零三六年底服役,能否建成都是個問題,而中國卻能不斷的建造新式戰艦。

用一支航母戰鬥群去jiā換幾艘巡洋艦與驅逐艦,顯然很不划算。

對日本海軍來說,儲存印度洋艦隊的意義更加重大。說得準確一點,應該是讓印度洋艦隊安全返回。

正是如此,七月十七日下午,日本海軍司令部就給印度洋艦隊下達了返航命令。

只是,這絕非日本海軍的主要任務。

與印度洋艦隊相比,聯合艦隊更加重要。

雖然聯合艦隊的受損程度也不是很嚴重,大部分戰艦都修復了主要電子裝置,四艘航母也有部分航空作戰能力,但是與印度洋艦隊一樣,要想完全恢復戰鬥力,就得回港,不可能在海上完全修復。

問題是,有港口可回嗎?

粒子風暴到來之前,中國空軍就奪取了制空權,並且擴大了轟炸範圍,日本的所有大型港口都遭到了轟炸。

別說回港維修,只要聯合艦隊靠近本土,就將遭到空中打擊。

為此,在七月十三日,聯合艦隊就向東轉移了數百公里。

返回本土肯定不可能,因此只能前往其他國家的港口,哪怕只是一處可以讓大型戰艦錨泊的海灣。

在杜小蕾緊急訪問新德里的時候,日本駐美大使正式向美國提出,希望美國能夠提供一些用於維修戰艦的裝置與器材,並且開放阿留申群島上的某處海灣,讓聯合艦隊能夠進行錨泊維修。

當然,如果美國海軍能在維修上提供幫助,那就再好不過了。

最初的時候,美國國務卿沒有拒絕,也沒有立即答應下來,以必須請示總統為由,把這件事壓了下來。

可以說,美國非常矛盾。

如果日本迅速戰敗,中國將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爭紅利,美國也就不可能成為這場戰爭的真正贏家。

問題是,如果幫助日本,美國就有可能捲入戰爭。

到了七月十六日,美國不得不拒絕日本的請求。

原因很簡單:粒子風暴的強度遠遠超過預期,美國遭受的損失非常慘重,而且相關的防護準備工作嚴重欠缺。在中國大打人道主義援助牌的時候,美國都得向中國求援,希望中國能夠緊急援助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