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度將降低到兩米以下,不會對沿海地區產生影響,沒有必要進行緊急疏散。

當然,肯定得向附近的船隻發出警報。

九點半不到,牧浩洋收到了總參謀部發來的訊息。

“原子彈!?”

“已經確認了,是一枚裂變彈,威力與我們預測的相差不大,在海面下引爆,不過爆炸深度僅有數十米。”馬明濤看了眼急匆匆趕來的周渝生,又對牧浩洋說道,“有趣的是,那架日本戰鬥機本來有機會在上海投下原子彈,結果卻沒有這麼做,而是有帶彈返航的跡象,在上海東面六十公里處被我們的防空戰鬥機擊落,墜海後才發生了核爆炸。飛行員沒有跳傘,那種情況下跳傘也沒有用,所以沒人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就奇怪了,難道那名飛行員是二部的人?”周渝生說了一句。

馬明濤笑了笑,說道:“老周,二部沒有這麼神通廣大,不然也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但是必須承認,那個傢伙挽救了日本。”

“也許,這就是原因。”

馬明濤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牧浩洋的觀點。

如果原子彈在上海上空爆炸,這場戰爭也就結束了。準確的說,黎平寇肯定會在五分鐘內下達戰略反擊命令,用成百上千枚核彈頭摧毀日本的所有大中城市與工業基地,把日本變成不má之地。

讓牧浩洋想不通的是,中島康次為什麼要做如此愚蠢的事情。

要知道,只要發展成核戰爭,日本就沒有任何勝算。也許,中國會遭受重大損失,但是日本將被徹底消滅。即便保守估計,中國的戰略反擊,也能在第一時間消滅半數以上的日本人,並且使剩餘的日本人在兩年之內死於癌症。也許,日本不會完蛋,畢竟核武器不足以把日本列島從地球上抹去,但是大和民族肯定會成為歷史。

難道,中島康次只是想表明日本的戰爭決心?

這麼做的話,也未免過於魯莽了。

當然,他也有可能認為,中國不會進行戰略反擊,因為中國不知道日本到底製造了多少枚原子彈,也就會有所畏懼。

問題是,即便中國不會進行全面戰略反擊,也會進行戰略報復。

比如,用核武器摧毀東京。

想來想去,牧浩洋只能相信,那枚原子彈本來就不會在上海上空引爆,日本只是想表明立場。

果真如此的話,說不定有一些效果。

別的不說,日本的有核國家地位將因此得到承認,而且可以立即宣稱,還擁有數枚核彈頭,從而迫使中國停止軍事行動。

這時候,通訊參謀趕了過來,讓牧浩洋去會議室。

黎平寇召開了緊急會議,點名要求牧浩洋參

這個時候,剛上任的日本戰時首相中島康次也得到了訊息,在東京郊外的戰爭避難所裡召開了內閣會議。

訊息是美國提供的,美國的戰略預警衛星在第一時間偵測到了核爆炸。

這個結果,或多或少讓中島康次有點意外,因為這並非他的安排。

中島康次確實想給中國一點顏è,而且想借此結束戰爭。只是,他的判斷與牧浩洋的想法完全相反。

按照情報本部提jiā的報告,兩萬噸級原子彈的威力非常有限。

理論上,兩萬噸級原子彈在一千米高度上引爆時,直接破壞半徑為五公里,間接破壞半徑為十五公里。即便在人口密集的上海引爆,直接傷亡也不會超過二十萬,間接傷亡在五十萬以內。

說得直接一些,這枚原子彈不可能摧毀上海。

要知道,二戰末期,在廣島引爆的“男孩”的當量為一萬二千噸,而廣島的市區面積連上海的百分之一都沒有,僅造成了數萬人傷亡。要想摧毀上海這類的超級城市,至少需要十枚二十萬噸級氫彈。

正是如此,中島康次相信,一次有限的戰略報復,足以讓中國膽怯。

當然,他也做好了犧牲準備。

中國肯定會進行報復,但是隻要中國的領導人有點理智,就不會進行全面報復,而會選擇某座日本城市,比如東京、大阪、神戶、長崎,也許會選擇幾座城市,戰爭肯定會在中國進行戰略報復後結束。

原因很簡單,為了防止戰爭升級,美國、俄羅斯、歐盟都會出面調停。

在已經進行了戰略報復之後,中國肯定會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結束軍事行動,而日本也就能夠保住基本主權。

在中島康次看來,這是可以接受的代價。

準確的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