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中國空軍已經嚴陣以待。
中島康次上臺後,黎平寇首先意識到,日本很有可能用反擊行動打破僵局,隨後騰耀輝親自電令母祁鐵,讓空軍加強本土防空力量。
母祁鐵不是傻蛋,立即調整了防空部署。
中島康次是有名的強硬派政治家,而且是退役上將,秉承中島俊夫的政策,一向把中國當成首要假想敵。現在由他出任戰時內閣首相,獲得了國會給予的大權,肯定會採取實質行動來扭轉戰局。
對日本來說,“實質行動”就是反擊中國。
天黑之前,中國的本土防空力量就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朝鮮半島與日本海上空,各有一架戰略預警機與一架戰術預警機,東海與黃海南部海域上空還各有一架戰略預警機,四個方向上,各有四個編隊的八架J…30,後方機場上還有相同數量的戰鬥機隨時可以起飛。如果算上在日本附近執行制空任務的J…30,中國空軍至少動用了六十架戰鬥機。
對日本空軍來說,這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龍牆”。
暫且不說J…30有多麼先進,僅僅是預警機組成的偵察與探測防線,就讓日本戰鬥機無處遁形。
前面已經提到,J…1與之前的預警機截然不同,除了多工ìng之外,還採用了更加先進的雷達。從外形上看,J…1與以往的預警機的最大區別就是取消了雷達整流罩,雷達天線全部以共形的方式整合在機身與機翼外表面上,沒有明顯的突出部,保持了y…20的氣動外形。飛行ìng能提到的同時,被動/有源主動雙模式相控陣雷達賦予了J…1超凡的探測與預警能力。與J…2000等預警機相比,最明顯的優勢就是,J…1對隱身戰鬥機的探測能力大幅度提高。
雷達以被動模式工作時,J…1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距離超過了三百公里。
因為利用了金屬體吸收與反è電磁訊號的原理,所以就算隱身戰鬥機不發出任何電磁訊號,也會對無處不在的電磁bō產生影響,從而被J…1探測到。只是,被動雷達的ìng能還不夠先進,無法jīng確定位,所以在探測到敵機後,J…1的雷達將轉為主動模式,把bō束集中在敵機來襲方向上。
根據中國空軍做的測試,J…1對J…20這種第四代戰鬥機的有效探測距離在四百公里以上,最大跟蹤距離能夠達到三百五十公里,最低也有三百公里左右。即便是J…30,也無法完全藏匿行蹤。
當然,J…1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被動雷達對環境干擾極為敏感,因此在探測低空目標時的ìng能不夠理想,特別是在陸地上空,對超低空飛行的戰鬥機的有效探測距離不足兩百公里,如果是超低空突防的隱身戰鬥機,還要近一些。
為此,在戰術使用上,J…1往往與J…2戰術預警機配合使用。
只有在海洋上空,J…1才單獨活動,因為海洋的背景干擾低得多,對J…1的影響不是很大。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空軍能力壓日本空軍,J…1功不可沒。
根據中國空軍在戰後公佈的資料,在空戰中,有八成以上的戰果與J…1有關。如果沒有J…1的支援,即便是J…30也不見得能夠大開殺戒,至少不可能輕易擊敗對手,取得如此懸殊的戰績。
L…1與J…30的組合,可以說是第五代制空力量的典型代表。
能與之抗衡的,只有E…12與F…44的組合。
八點過,孫侯霆上尉吃完晚飯,按照規定去了飛行員休息待命中心,替換已經即將駕駛戰鬥機升空的飛行員,執行地面待命任務。
因為飛行員充足,作戰壓力不是很大,所以像孫侯霆這類駐紮在國內的戰鬥機飛行員都按照正常機制作息。也就是說,飛行員的時間分成休息、準備、待命與出勤三個部分。在休息了十二個小時之後,將uā四個小時完成準備工作,然後在地面待命四個小時,最後升空巡邏四個小時。
如此一來,一名飛行員一天只需升空一次。
如果戰鬥機沒有故障,需要配備兩個飛行機組,確保每天出動兩次。
因為戰鬥機要定時做保養,所以兩個機組的飛行員在完成三天的部署之後,將獲得一天的休整時間。
顯然,對飛行員來說,這根本不是戰時標準。
孫侯霆有點羨慕那些部署在東北地區的戰友,因為他們每天能出動兩次,還有機會在戰場上與敵人較量。
他在航校的同學中,三分之一去了東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