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載反導導彈的最大高。如果不能在此之前將其擊落,就只能等到彈道導彈再入大氣層之後,用反導導彈進行末段攔截。

時間緊迫,兩艘巡洋艦各為兩枚HQ…20反導攔截導彈接通了電源。

十一點十六分不到,導彈預警衛星再次發出警報,隨後由戰艦上的火控系統對彈道導彈的初始軌道進行測算。

事實上,這沒有多大幫助。

雖然“烈火1”並不先進,但是作為中程彈道導彈,要在到達大氣層頂部後,才會偏轉航線。

十一點十六分四十秒,“北京”號的雷達首先探測到了兩枚導彈。

此時,兩枚導彈還在六百多公里外,超過了HQ…20的最大程。雖然在反導作戰模式下,透過把bō束集中到同一個方向上,雷達的最大探測距離超過八百公里,比防空作戰模式下高出了百分之六十,但是看得遠,不等於打得遠。反導導彈夠不著,也只能看著彈道導彈離開大氣層。

這個結果,多少讓艦隊裡的官兵有點沮喪。

HQ…20在執行反導任務時,對付大氣層內的彈道導彈,最大程有四百公里,跟美國海軍的“標準6”型導彈差不多。即便對付大氣層外的彈道導彈,最大程也能達到一百二十公里。

如果再有幾個時,艦隊就能到達恆河河口,也就能用HQ…20攔截彈道導彈。

只是,十秒鐘後,情況出現了變化。

“北京”號計算出了兩枚導彈的彈道,彈著點不在中國本土,而是在孟加拉灣,就在艦隊附近。

收到訊息,牧浩洋大吃一驚。

印度的反擊矛頭沒有對準中國本土,而是對準了進入孟加拉灣的艦隊。

反導作戰還沒結束,兩艘巡洋艦肩負起了重擔。

與此同時,其他六艘戰艦也進入了反導、防核作戰程式。

護衛艦的問題不大,主要就是收回反潛直升機,然後關閉所有通道,啟動增壓設施,使戰艦內部的氣壓高於外界,阻止有害物質進入戰艦內部。即便核彈頭在艦隊上空引爆,護衛艦也有可能生還。

航母的準備工作麻煩一些,除了收回反潛直升機,還得讓防空戰鬥機撤離,然後關閉所有通道,特別是飛機升降機與彈升降機。因為航母的內部空間更大,所以還要關閉所有水密艙。

如果不能擊落來襲的彈道導彈,就得面臨核打擊。

在核打擊中,最大的破壞不是來自核輻而是核爆炸後產生的巨*,以及更加猛烈的衝擊bō。

因此,八艘戰艦都在進行疏散規避,儘量遠離導彈的彈著點。

只是,這些措施都無法確保萬無一失,因為戰艦的航行速度只有三十節,而兩枚彈道導彈將在五分鐘內落下。

在此期間,戰艦最多航行二點五海里,仍然在核彈頭的打擊範圍之內。

要想萬無一失,必須擊落兩枚導彈,而且得摧毀導彈上的核彈頭。

十一點十八分,“北京”號與“上海”號各發了兩枚HQ…20反導導彈。

半分鐘後,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兩艘戰艦又各發了兩枚反導導彈。

用八枚反導導彈對付兩枚“烈火1”型,理論上命中率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基本上能夠確保擊落彈道導彈。

只是,在什麼時候擊落彈道導彈,顯得至關重要。

如果在艦隊上空,恐怕就太晚了。因為“烈火1”型很有可能採用空爆模式,不一定要在理想高度上引爆。更重要的是,導彈上肯定配備了核彈頭,如果彈頭碎片砸下來,對戰艦也有威脅。

為此,在反導作戰時,兩艘戰艦各有分工。

“北京”號在西面,負責攔截前方的那枚導彈,“上海”號則負責攔截後面的導彈。因此在攔截的時候,“北京”號將透過戰艦間的資料鏈,同時引導兩艘戰艦在第一輪發的四枚HQ…20。

作為專業的反導導彈,HQ…20採用了與“標準3”類似的撞擊彈頭。

也就是說,HQ…20的戰鬥部裡沒有裝填炸完全依靠撞擊產生的動能摧毀目標,達到最大破壞效果。

因為兩枚導彈在撞擊的時候,相對速度在二十馬赫以上,動能非常大,所以破壞效果比破片戰鬥部更大,更適合用來對付攜帶了核彈頭、化學彈頭與生物彈頭的彈道導彈,撞擊產社高內的高溫,足以燒燬絕大部分危險物質。

十一點十九分四十五秒,第一枚“烈火1”被HQ…20擊中。

攔截非常成功枚HQ…2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