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四批次,比印度獲得的F…22I先進得多。
相對而言,其他東盟國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雖然菲律賓是美國的盟國,但是過於羸弱,沒有足夠的本錢購買先進武器裝備,只能從美國獲得淘汰的武器裝備,比如把美國海岸警衛隊退役的大型巡邏艦當成驅逐艦,一艘兩千噸的護衛艦能夠用上半個世紀。
其他東盟國家,就算有足夠的資金,卻不見得能夠買到美國的武器裝備。
拿印度尼西亞來說,因為沒有按照美國的要求進行民主大選,一直遭到美國禁運,根本無法從美國採購武器裝備,只能購買俄製裝備,甚至不得不uā高價錢,從印度採購更加不可靠的軍火。
馬來西亞的情況稍微好一點,只是奉行相對獨立的外jiā政策,與美國不怎麼搭調。
相對而言,泰國是東南亞地區,除新加坡之外,與美國關係最密切的國家,而且總能及時從美國買到先進裝備。比如在上個世紀末,泰國就透過美國,從西班牙採購了了一艘型航母,成為該地區的海軍強國。
當然,在東南亞的軍備競賽中,也少不了中國的身影。
早在本世紀初,新加坡決定從德國購買“豹2”主戰坦克,並且按照“豹2A6”的標準進行改進後,馬來西亞就透過巴基斯坦,獲得了一批中國的主戰坦克,以增強在柔佛地區的軍事力量。
在泰國,中國也是主要軍火提供商。
至於寮國、柬埔寨與緬甸,火企業的常客。別的不說,柬埔寨陸軍的所有槍支都來自中國。
在東南亞地區,軍火貿易正是大國博弈的直接體現,也是國基本政策的直接體現。
從某種意義上講,買哪個國家的武器,不是由武器價格決定,而是由政治傾向決定,或者說由國家安全戰略決定。
比如,新加坡就沒有購買過中國的軍火。
雖然在第二次朝鮮戰爭後,“中國造”的形象有所改變,AIP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