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而對戰艦的防空指揮與情報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電磁武器打擊的,正是艦隊的防空指揮與情報系統。
第二次朝鮮戰爭中,美軍第72特混艦隊差點全軍覆沒,就是因為志願軍的電磁打擊癱瘓了艦隊的指揮與情報系統,讓稱霸海洋半個多世紀的航母徹底癱瘓,為潛艇創造了偷襲機會。
可以說,如果沒有優勢制空力量,被擊沉的肯定不是一艘航母。
雖然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中美等國都加大了對電磁武器、以及電磁對抗系統的研究力度,但是在高強度的電磁對抗中,艦隊防空仍然是個巨大的難題,因為惡劣的電磁環境足以削弱防空系統的遠端探測與攔截能力。
東海衝突爆發後,大部分國家不看好日本,就是因為日本在電磁戰領域太落後了。
只要中國用上電磁戰,日本就很難取勝,而中國肯定會在戰鬥中使用電磁武器,甚至會在防禦中使用電磁武器。
正是如此,在喜田多一郎訪問華盛頓的時候,錢德勒才會積極推銷具有電磁對抗能力的AG…84反艦導彈。
按照錢德勒的預測,東海艦隊肯定會在防空作戰中使用電磁武器。
問題是,東海艦隊沒有使用電磁武器。
雖然在外圍防空作戰中,掩護東海艦隊的防空戰鬥機使用了電磁武器,讓受到威脅的預警機化險為夷,還一舉幹掉了十二架冒進的F…15J,但是在進入艦隊防空作戰階段後,東海艦隊卻沒有使用電磁武器。
這讓錢德勒有點驚訝,而更讓他驚訝的是,東海艦隊頂住了日本戰鬥機的攻擊。
能在一次防空作戰中攔截八十多枚反艦導彈,防空反導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要知道,美軍航母戰鬥群在標準狀態下,即配備一艘防空巡洋艦與三艘防空驅逐艦,最多隻能攔截一百二十枚反艦導彈。
東海艦隊裡面沒有航母,得依靠岸基航空兵掩護。
當然,特殊的戰場環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中國空軍的戰鬥機全程為艦隊提供了防空掩護,發揮的作用遠遠超過了“黃帝”號航母。可是同樣不能否認,東海艦隊的防空能力非常強悍。
擁有強悍的防空能力,中國海軍就有能力打造一支更加強悍的航母戰鬥群。
可以說,只要假以時間,中國海軍遲早能獲得與美國海軍抗衡的實力,而且最多需要二十年。
錢德勒的這個判斷,對美軍、特別是美國海軍的長遠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
這場戰鬥,讓錢德勒清楚認識到,日本現有的空中力量別說擊潰中國艦隊,能否確保制空權都是個問題。
要知道,在日本空中自衛隊襲擊東海艦隊之前,中國海軍航空兵主動出擊,依靠電磁武器的幫助,不但用第三代戰鬥機擊落了十八架F…22A與十一架F…15J,還差點讓E…767命喪大海。
這種戰鬥力,其他國家的軍隊肯定沒有。
只要中**隊保持這種高壓態勢,日本就永遠別想掌握主動權,也就不可能扭轉東海戰局。
當損失達到一定程度,比如損失了三分之二的戰鬥機,日本就會向中國求和。
錢德勒見過小林光一,非常清楚日本首相不是好戰份子,更清楚日本首相會在必要的時候做出最理智的決策。
說得簡單一點,如果小林光一宣佈內閣總辭職,然後說服支援他的國會議員提前舉行大選,哪怕某些好戰份子願意替美國出頭,在戰爭問題上糾纏不放,日本也會因為國內政局更迭而中斷軍事行動。
等到大選結束,新的內閣政府上臺,恐怕事態早就平息下來了。
在既成事實面前,讓日本反攻釣魚島的難度肯定要比現在奪回釣魚島大得多,而且國際社會的壓力也會讓日本當局三思。
問題明擺著,要想讓戰爭繼續下去,就得給日本一些鼓勵,而且是實實在在的鼓勵。
中國國防部公佈第一份戰報後不久,錢德勒就去了白宮,親自向總統介紹戰況,主要還是設法說服總統,為日本提供更加直接的軍事援助。
“你相信中國當局宣佈的戰鬥結果嗎?”
“總統,我覺得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是嗎?”麥克米倫笑了笑,沒有急著發表高論。
在他看來,中國國防部公佈的戰報並不可信,因為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就在戰報中注水,故意誇大戰果、隱瞞戰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