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五千噸,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但是美聯儲根本沒有能力讓美元與黃金掛鉤,因為在市場上流通的美元高達七十五萬億。如果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國際金價將飆升一千倍,美聯儲根本無法收回全部美元。
結果顯而易見,美元必然大幅度貶值,而人民幣將急劇升值。
如果貶值與升值的幅度非常有限,對美國非常有利,因為這能促進出口,搶佔更多的市場。問題是,如果貶值與升值的幅度帶大,美元的信用體系將徹底崩潰,人民幣將毫無疑問的取代美元。
更重要的是,人民幣只是部分與黃金掛鉤,而且暫時只涉及石油貿易。
說得直接一點,即便美國進行反擊,迫使人民幣升值,中國的貿易損失也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而且可以透過調整石油進口量來控制人民幣的升值幅度,而美元則無法避免急劇貶值的下場。
此外,還有一個因素必須考慮。
二零三零年底,第一座實驗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正式啟動,在二零三一年五月底完成了初期測試,證明完全達到設計標準。兩個月之後,由能盛集團投資興建的第一座商用可控核聚變核電站正式動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人類的第一座可控核聚變核電站將在二零三五年初並。
雖然可控核聚變技術還不夠完善,商業發電效率不高,電價不會立即受到影響,但是可以想像,隨著相關技術逐漸完善,可控核聚變核電站將取代其他所有發電方式,成為人類文明的主要能源獲取手段。
這一點,在中國的發展規劃中已經顯現了出來。
在二零三一年初透過的國家戰略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到,可控核聚變核電站將在二零四五年之前提供總電力的百分之四十,取代一半的火電站,並且在二零五五年之前提供百分之八十的電能,取代所有火電站與水電站。最遲到二零六零年,可控核聚變核電站將提供全國所需的全部電能。
顯然,礦物能源退出電力行業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在今後的一段時期內,礦物能源最多作為輔助能源。隨著其他技術取得的進步,比如燃料電池,礦物能源肯定會被全面淘汰,石油不再是戰略資源,而可控核聚變核電站的反應堆原料才是真正的戰略資源。
中國在這個時候把能源牌與金融牌結合起來打,明顯就是針對美國的短板。
按照外界估計,中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在五年以上,以美國的發展速度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追上中國。
如果中國能夠提前二十年進入可控核聚變時代,石油將變得無足輕重。
當然,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石油仍然是軍事資源,因為各種軍事裝置上使用的燃料仍然來自石油。
問題是,軍事需求非常有限,僅佔能源需求的很一部分。
中國既是石油進口大國,也是石油生產大國。在經濟領域對石油的需求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下,中國生產的石油足夠滿足軍事需求。
對美國來說,問題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即便到二零三五年,美國被中國超越,成為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其對石油的依賴程度也不會降低。更重要的是,美國要想在經濟上保持高速發展,就需要獲得相對廉價的石油,而這也正是中國打金融牌的根本目的。
說得直接一點,中國正在設法擠壓美國的能源產地。
如果石油直接跟黃金掛鉤,對美國來說,後果將無法想像。
在經濟層面上,出現數十年的倒退也不足為奇。
如果美國不讓石油跟黃金掛鉤,仍然主打美元牌,美國就不可能保住現有優勢,將有更多的產油國選擇與中國合作。
顯然,這也是一場災難。
對抗進行到這個層面上,已經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了。
對美國來說,除了在金融上採取應對措施,增強美元的保值之外,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對產油國的控制,特別是海灣地區。
問題是,美國的經濟控制力度非常有限。
任何一個產油國都不希望賣出石油,得到的只是美聯儲開出的白天,更希望獲得最有保值的真金白銀。
因此,美國只能在政治、外jiā與軍事上想辦法。
美國的對策就是:把伊朗塑造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國家,讓海灣地區的遜尼派穆斯林國家對這個什葉派穆斯林國家深感畏懼。
中國能做的,只能是透過外部矛盾來淡化穆斯林世界的內部矛盾。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