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之前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軍事大國。隨後,普金還前往北方造船廠,詢問了新式航母的建造情況。
不可否認,普金很賣力。
同樣不可否認,俄羅斯的國力非常有限。
比如早在二零一一年,時任俄羅斯總統、現任聯邦總理的梅德維傑夫就宣稱,俄羅斯將在二零二五年之前建造六艘大型航母,為北方艦隊與太平洋艦隊各配三艘,打造全球第二的海軍艦隊。可惜的是,直到二零一八年,第一艘航母才動工,預計二零二七年下水、二零三零年服役。至於剩下的五艘,如果不能在二零二四年之前開工建造,恐怕到二零三五年都無法服役。以俄羅斯的國力,在二零二五年建造六艘航母、以及配套的大型水面戰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與俄羅斯一樣,歐洲強國也在七月份推出了新的軍備計劃。
不同的是,歐洲強國更加重視的不是裝備,而是整合已有的軍事力量,首先就從法國與德國開始。
法國與德國首先簽署,隨後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奧地利、匈牙利、波蘭與捷克等七國參與的“歐洲防務聯合體”制訂的軍備整合計劃,在二零二五年之前,將實現國防指揮系統全面整合。
較為引人矚目的是,在這份計劃中,對各國的軍備計劃做了明確規定。
比如,法國將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及核大國的身份,為所有參與防務聯合體的國家提供核保護傘,承諾其他國家享有與法國本土同等的戰略安全級別,如果其他國家遭到戰略打擊,法國將進行反擊。
常規軍力方面,也做了類似的安排。
比如由法國、德國、義大利與荷蘭牽頭,組建“歐洲艦隊”,法國將再建造兩艘中型航母,其他三國則提供配套戰艦。
只是,歐洲的軍備計劃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