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角度講,J…20至少能夠攜帶兩枚戰術核彈頭,打擊兩千公里外的戰略目標。因為具備強大的隱身能力,所以J…20能夠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單獨作戰。
從軍事層面上看,J…20也是巴基斯坦空軍的理想選擇。
別的不說,印度在十年之內,很難獲得有效的反隱身手段,防空系統很難對付J…20這類的隱身戰鬥機。
問題是,巴基斯坦空軍買不起J…20。
因為產量有限,J…20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中國空軍只計劃採購三百二十架,算上海軍採購的六十架,以及在東海戰爭中損失的二十多架,總產量也就四百架出頭,所以巴基斯坦空軍採購J…20的話,即便不分攤研製經費,單價也在四十億元以上,相當於FC…30的十一倍。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軍的採購量也不會大到哪裡去,最多二十架。
為了這二十架J…20,巴基斯坦空軍還得采購配套的後勤保障設施,並且專門建設兩座以上的戰略空軍基地。
把這些花費算上,巴基斯坦空軍得為此投入一千多億元。
對於每年只有兩百億裝備採購費用的巴基斯坦空軍來說,J…20不但是買不起的裝備,還是用不起的裝備。
問題說清楚後,牧浩洋提出了第二個折中方案:J…11C。
到這個時候,穆沙拉夫才表明真實意圖,巴基斯坦空軍想要得到的,正是這種效能成熟的戰鬥機,而且最好是二手貨。
出售J…11C的問題並不大,海軍手裡有很多存貨。
隨著J…20加入海軍航空兵,以及J…25開始量產,海軍必然裁減岸基航空兵,讓J…11C逐步退役。把多餘的J…11C賣給巴基斯坦,除了能在出售的時候賺上一筆,還能免去封存戰鬥機的費用。
要知道,J…11C退役後不會立即銷燬,而會封存十年以上。
封存的戰鬥機,每年都要進行翻修,平均費用在五百萬元左右。少封存幾十架,每年能節省好幾億。
只是,這個方案也存在問題。
首先是J…11C採用的是俄羅斯的117發動機,因此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