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
結果就很明顯了,只要以色列不肯承認巴勒斯坦,不肯交出佔領土地,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矛盾就不可能得到解決,而且埃及將獲得一個十分充足的理由,鼓動其他阿拉伯國家加入這場鬥爭。
顯然,納傑夫的外交才能也不可低估。
敘以矛盾只是導火索,而巴以矛盾才是最為核心的問題。如果納傑夫如願以償,那麼他在阿拉伯世界的威望將如日中天,絲毫不亞於他的曾祖父,那位曾經將整個阿拉伯世界團結起來的埃及領袖。
三月二十日,在全球氣候事務組織總部,埃以進行了第一次非正式協商。
暫且不說這次協商取得了什麼成果,也不說談判能不能取得成果,在巴勒斯坦問題浮上水面後,中東戰爭的導火索已經點燃。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中國、美國、埃及與以色列都有機會剪斷這根導火索,但是受各自利益影響,都沒有采取實質性行動,而是任由事態惡化。
在和平外衣的籠罩下,埃及與以色列都展開了緊張的備戰工作。
只是,戰爭沒有這麼快爆。
準確的說,中國與美國不會讓戰爭立即爆,因為在三月份,關係到人類文明生死存亡的拯救行動還沒結束。不管中東的未來如何,中國與美國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犯糊塗,更不會因為中東而置生死於不顧。
當時,最引人矚目的正是清理微塵的第四階段行動。
雖然四方科學家都給出了較為樂觀的預測結果,清理行動已經取得巨大成功,干預氣候變化的努力收到了成效,對全球氣候影響最大的洋流系統基本穩定,北極與南極冰蓋的變化規律也很正常,但是最快要到六月底方科學家才會對拯救行動做總結性評估,給出具有說服力的預測報告。
三月三十一日,“天使”飛機的組裝工作全部結束。
在過去的一年零三個月中,兩座組裝廠總共完成了十七萬四千六百三十四架“天使”飛機的組裝工作,交付十七萬四千五百八十六架,總共執行了一千七百八十六萬餘架次的清理飛行任務,總共清除掉八十億噸微塵。雖然沒有清理掉全部微塵,但是按照科學家進行模擬演算得出的結論,剩餘的微塵將有助於改善氣候,減弱氣候的變化程度,對改善區域性地區氣候條件有益。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清理工作將由科學家進行精確排程。
雖然全球各地的自然災害仍然非常頻繁,但是人類文明至少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也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第九十一章浮上水面
第九十一章浮上水面,到網址T!~!
..
第九十二章 日本的歸宿
第九十二章日本的歸宿
六月三日,牧浩洋以軍事顧問身份,把最後一份總體戰爭計劃交給了納傑夫。
按照埃及總統的要求,牧浩洋總共制訂了五套總體戰爭計劃,但是沒有制訂更加詳細的作戰計劃。
在牧浩洋離開開羅之前,納傑夫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宴會,不但邀請了長期陪伴牧浩洋工作的埃及軍方的高階將領,還邀請了大部分高階官員,以及部分國家使者。在眾多賓客面前,納傑夫親自授予牧浩洋“埃及榮譽公民”與“埃及國際友誼使者”兩枚勳章,給予牧浩洋終生榮譽上將軍銜,以及終生榮譽總統軍事顧問頭銜,高度讚揚了牧浩洋對埃及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的重大貢獻。
顯然,這些榮譽與褒獎,在牧浩洋眼裡基本上沒有意義。
要知道,在納傑夫之前,已經有五位國家元做過同樣的事情,而牧浩洋是十七個國家的榮譽將領。至於實惠,牧浩洋每年都能收到十七個國家的津貼,總共過三千萬元,可他並不缺錢。
說得更實在一點,牧浩洋對錢沒有任何概念。
作為中國海軍大將,他根本不用為錢的事情愁。即便沒有津貼收入,軍隊也會為他提供所有生活必須品。
當時,牧浩洋只想早點回家。
雖然在開羅期間,埃及軍方花重金聘請了兩名中國廚師,專門為牧浩洋準備飲食,但是牧浩洋仍然不大適應埃及的生活。
第二天一大早,牧浩洋就登上了回國的專機。
大概是知道他想早點回家,杜小蕾派來的是一架最新式的外交要員專機,全程以三馬赫的度飛行。從開羅到北京,只花了不到四個小時,比往常乘坐的亞音飛機節約了大概七個小時。
除了度更快之外,這架音飛機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