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在得到代戰區司令任命後,蔣博文先讓撤退到西部山區的伊朗軍隊主動騷擾美俄聯軍,並且透過以前的關係,即與虞世輝的關係,從伊拉克向該地區的伊朗軍隊提供支援與援助。
當時,虞世輝已是陸軍上將,以及中東戰區司令。
這種騷擾性的軍事行動,對打擊美俄聯軍沒有多大幫助,但是能夠最大限度的牽制美俄聯軍的作戰部隊。
更重要的是,伊朗軍隊非常擅長打游擊戰。
要知道,早在二十一世紀初,伊朗當局就制訂了本土戰略防禦計劃,把依靠山區進行的游擊戰放在了非常高的位置上。當時,伊朗甚至在革命衛隊下,組建了專門的部隊,長期進行遊擊戰訓練。雖然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準確的說是在第一次印度洋戰爭之後,伊朗的安全環境有所改善,但是伊朗當局沒有降低對本土游擊戰的重視程度,因為伊朗的所有領導人都知道,即便能成為中國的友好國家,也很難在世界局勢大體和平的情況下成為中國的盟國,也就不可能獲得絕對的安全保證。
長達數十年的游擊戰訓練,對伊朗軍隊產生了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影響。
在正面戰場上,伊朗軍隊的表現非常糟糕,甚至可以說是一觸即潰,即便在面對戰鬥力同樣不怎麼樣的俄軍時,也很難有令人滿意的作為。可是一到敵後戰場,伊朗軍人就像脫胎換骨。用當時在伊朗指揮美軍作戰的格瑞斯將軍的話來說,在山區裡,伊朗軍人就是很難逮到的山羊。
當然,這個比喻有點不恰當。
伊朗軍人絕對不是吃草的山羊,而是吃肉的山豹。
騷擾性戰鬥持續到九月初,不到十萬伊朗游擊隊員至少牽制了一萬名美軍,以及大約五倍於此的俄軍。
在一些區域性戰鬥中,伊朗游擊隊還取得了極為可喜的戰果。
比如在九月四日,伊朗游擊隊伏擊了進入埋伏圈的一支俄軍,在戰鬥中擊斃了一百多名俄軍官兵,俘虜了進三百人。戰鬥結束後,伊朗游擊隊員才現,與他們交戰的竟然是清一色的女兵!
要知道,在伊斯蘭文化中,女人根本不是戰士。
後來,這些俄軍女兵被送到伊拉克,在二零五四年初被送到中國的戰俘營,並且在俄羅斯戰敗之後,被先遣返。
事實上,在整個大戰期間,俄羅斯動員了差不多兩百萬女性軍人,而且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女兵被派往前線。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至少有五十萬俄軍女兵在戰爭中傷亡,另外還有大約十萬被俘。
從比例上看,俄羅斯是動員女性參軍最多的國家,也是唯一讓女性在陸軍一線部隊服役的國家。
這顯然與俄羅斯的特殊國情有關。
根據俄羅斯當局在二零五一年公佈的人口普查資料,女性佔比為百分之五十七點四,是世界上人口性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僅次於日本與挪威。導致女性大大多於男性的主要原因不是男性出生率低,當時俄羅斯的男性出生率實際上稍微高於女性,根本原因是男性的平均壽命遠遠低於女性。根據這次人口普查,俄羅斯女性的平均壽命為八十二歲,而男性的平均壽命只有六十四歲。
事實上,這與俄羅斯的傳統文化有關。
作為一個高緯度國家,酒、別是烈酒,早就成為俄羅斯文化的一部分,“伏特加”甚至成了俄羅斯的代名詞。雖然沒有官方的統計資料,但是根據一些民間機構調查,俄羅斯男性的酗酒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事實上,因酗酒、或者因酗酒導致的疾病,正是俄羅斯男性的主要死亡原因。
在戰爭期間,這就導致了可以參軍服役的男性嚴重不足。
為了補充軍隊的作戰損失,俄羅斯不得不大規模徵召女性服役。
要知道,在丟掉西伯利亞後,俄羅斯不但丟掉了相當於百分之六十的國土,還丟掉了接近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另外,到二零五三年六月底,俄羅斯已經在戰場上損失了大約兩百萬軍人。
在只剩下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後,俄羅斯當局不得不讓女兵上戰場。
當然,這也是俄羅斯的傳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就動員了數百萬女兵,還湧現出了大批戰鬥英雄,證明女兵不比男兵差。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西部山區的游擊戰打起來後,蔣博文在九月十一日下了“向德黑蘭進軍”的命令,動了“德黑蘭戰役”。
主力,就是他帶來的第十三集團軍。
進攻線路也出人意料:直接跨過卡維爾沙漠,在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