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一樣,鉅額軍費開支,已經對美國的經濟形成了負面影響。
雖然從理論上講,中美的承受能力都比預期的高,因為中美是地區經濟中心體,軍費開支在很大的程度上轉嫁給了其他國家,比如在美洲經濟共同體中,美國不斷是出超國,即透過大量發行美元,從經濟體內的其他國家掠奪資源,滿足本國的發展需求,但是國防開支肯定會在某個時候達到臨界點,導致經濟崩潰。
對財團來說,要做的就是在此之前引發戰爭。
由此可見,不管有沒有技術上的突破,中美之間的全面戰爭都在所難免。
到了二零五二年,中國在“重力輻射”領域取得的嚴峻成果,只是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而已。
到這個時候,西方集團已經認識到,美國的技術優勢已經不存在了。
雖然在某些領域,美國依然擁有較為明顯的優勢,但是在最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美國不但沒有優勢,反而有足夠明顯的差距。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是,只需不冷不熱的局面繼續維持下去,美國就將完全喪失領先地位,而且將在數年之後,不得不承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對西方集團來說,打贏第三次世界大戰成為唯一的選擇了。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二零五二年八月底,也就是外交事務委員會把評估演講提交給白宮後不久,美國總統就召見了六大財團的主要負責人,在白宮商討了一些與戰爭有關的問題。
當然,這也能夠看成是西方財團操作政治的間接結果。
原因很簡單,在白宮與國會擁有嚴峻影響力的外交事務委員會本身就是西方財團成立的機構,其主要職責不是為政治家提供建議,而是為財團服務。更重要的是,該委員會本身就掌握著美國的政治。別的不說,在美國的歷屆聯邦政府中,來自該委員會、以及由該委員會推薦的部長級官員所佔比例不斷在半數以上,而且主要控制國防部、財政部等重要部門,而在白宮幕僚中,半數以上也是由該委員會推薦的,且主要是國家安全顧問、外交顧問與經濟顧問等重要角色。
由此可見,掌握美國的正是以財團為首的西方利益集團。
在這次會議上,美國的政治家與利益集團代言人得出了一個共同結論:中美全面戰爭在所難免,而且越早迸發對美國越有利。
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不奇怪。
首先在軍事層面上,中國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之後,已經加快了軍備步伐,與美國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
最間接的體現就是艦隊規模。
到二零五零年的時候,隨著第一批“泰山”級航母下水,中國海軍艦隊的規模已經相當於美軍的百分之七十,回到了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之前的水準。更重要的是,中國戰艦的平均役齡比美軍的短得多,因而在作戰效能上比美軍的高得多,雙方艦隊在總體作戰能力上的差距更小。
按照外界估計,在四艘“泰山”級服役之後,中美海軍的差距將變得微乎其微。
明顯,對美國來說,這是一個難以改變的現實。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軍事優勢主要集中在海軍上,而且美國的國防重點也是加強對海洋的控制。
如果美國海軍得到了優勢,那麼美國就沒有足夠的把握擊敗中國。
到二零五二年初,隨著四艘“泰山”級完成舾裝,開始海試,美國海軍遭到的壓力明顯增強了不少。
至於陸軍方面,美國根本沒有優勢。
當然,美國當局也不太重視陸軍,因為在幾乎所有美國人眼裡,一支足夠強大的海軍就足夠了。
空軍方面,美國的優勢集中在戰略航空兵上,在戰術航空兵上基本沒有優勢。
很明顯,美國的軍事優勢並不明顯,而且還正在縮小。
按照外界估計,到二零五五年,隨著第二批“泰山”級航母建成服役,美國將完全喪失軍事優勢。此外,道二零五五年,隨著中國空軍戰略航空兵規模擴大,特別是新一代戰略轟炸機開始服役,美軍在該領域的優勢也將蕩然無存。
現實上,在世界大戰中,這幾年的優勢根本不重要。
要知道,戰爭期間,肯定會把國力集中到軍事領域,用盡一切辦法提高軍事生產力,各種裝備計劃也將提前。如此一來,美國在戰前擁有的微弱優勢,在戰爭期間很有可能在半年之內就將被中國追上。
對美國來說,實際上已無退路。
真要等到二零五五年才動手,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