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分到達橫濱上空的時候,離得最近的中國戰鬥機還在一百多公里之外。
當時,在橫濱外圍巡邏的預警機根本沒有現低空進入的美軍戰鬥機
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在反導作戰的時候,預警機得為戰區防空系統服務,因此都以跟蹤方式集中照射了巡航導彈群,為攔截導彈指引目標,導致四架預警機都忽視了來自南面的美軍機群。
這輪攻擊,美軍使用的不是導彈,而是反艦制導炸彈。
在之前的海戰中,中國海軍早已證明,配備了火箭助推器的反艦制導炸彈是戰術戰鬥機最理想的對海打擊武器。雖然這會增加戰鬥機的突防風險,比如必須讓戰鬥機在離目標足夠近的地方投擲炸彈,導致戰鬥機必須進入敵艦隊的防空攔截區域,但是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彈藥的命中率,從而提高攻擊效率。
反艦制導炸彈取代反艦導彈,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即能夠突破敵艦隊防空系統的反艦導彈越來越大,而從第四代戰鬥機開始,內建彈艙就成為了主流配製,因此戰術戰鬥機很難攜帶大尺寸的反艦導彈。如果按照戰鬥機的彈艙尺寸來設計反艦導彈,其效能又難以得到提高。
在二零年代,美國海軍曾投資開了一種針對F…35C內建彈艙的小型反艦導彈,結果只生產了四百枚,在服役五年後就退役了。主要原因就是,這種小型反艦導彈的最大飛行度只有零點九五馬赫,最大射程不到一百二十公里,根本無法突破艦隊防空網,而且同樣得讓戰鬥機承擔巨大的突防風險。
事實上,在此之後,美國海軍並沒有放棄小型反艦導彈。
只是,隨著艦隊防空能力逐步提高,特別是以電磁射炮為代表的新式末段攔截系統開始普及,度慢、射程短的小型反艦導彈更加沒有市場。此外,戰艦排水量越來越大,對反艦導彈的威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致反艦導彈的戰鬥部越做越大,而過小的彈體又限制了戰鬥部的威力。結果就是,任何一種小型反艦導彈都無法配製大型戰鬥部,也就無法對戰艦構成嚴重威脅。
要知道,對付排水量在兩萬噸以上的大型戰艦,如果使用AGM…84這類總體質量在一千公斤以內、戰鬥部不到五百磅的反艦導彈,至少需要八枚才能癱瘓、擊沉則需要十二枚以上,而在理想情況下,讓十多枚導彈擊中一艘戰艦的機率也不是很大,也就很有必要使用戰鬥部更大的反艦導彈。
這些因素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反艦導彈越做越大,也就不再適合戰鬥機攜帶了。
雖然從理論上講,在採用外掛方式的情況下,戰術戰鬥機也能攜帶重量在兩噸以上的大型反艦導彈,但是在正常的作戰行動中,特別是在打擊敵方艦隊的時候,沒有任何一位指揮官會讓戰鬥機外掛反艦導彈。
要知道,外掛彈藥,將破壞戰鬥機的隱身能力,還會縮短戰鬥機的作戰半徑。
在現代海空作戰中,戰鬥機沒有隱身能力是不可想像的事情。要知道,沒有隱身能力的戰鬥機,即便採用低空突防戰術,也能被對方的預警機在四百公里外探測到,根本不可能突破對方的防空網。在隱身能力不受影響的情況下,第五代艦載戰鬥機能在低空突防狀態下把暴露距離縮短到一百五十公里以內。
受此種種因素影響,美國海軍也把重點轉向了反艦制導炸彈。
有了中國海軍在前幾次戰爭、特別是中日戰爭與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中的表現,美軍在展反艦制導炸彈的時候沒有遇到多少麻煩,進展非常順利,在二零四七年就研製出了第一種一千磅級炸彈,隨後又開出了兩千磅級與四千磅級炸彈,只是主要裝備的是一千磅級與兩千磅級。
在對付大型戰艦的時候,裝藥量達到一百五十公斤的一千磅級、以及裝藥量在二百五十公斤以上的兩千磅級炸彈已經足夠了。只有在攻擊某些特定目標,而且具有較為理想的作戰環境時,才用得上四千磅級炸彈。
這次,美軍使用的主要就是兩千磅級炸彈,也有一部分四千磅級炸彈。
美軍戰鬥機的攻擊目標非常明確:中國海軍的大型戰艦。攜帶兩千磅級炸彈的戰鬥機主要攻擊巡洋艦與驅逐艦,而攜帶四千磅級炸彈的戰鬥機則主要攻擊航母,每一名飛行員在起飛前都收到了明確的任務指令。
可以說,美軍戰鬥機的攻擊度非常快。
得益於火箭助推裝置,反艦制導炸彈的末段飛行度都在十馬赫以上,而且目標特徵比反艦導彈小得多,彈體也更加堅固。如果投擲距離在十公里以內的話,還可以在完全依靠慣性制導系統的情況下使精度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