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上在關島西面呈南北方向一字排開,最北面的一艘與最南面的一艘大概相距八百公里。
顯然,在如此廣闊的區域內,六艘潛艇不可能同時遭到反潛巡邏機攻擊,更不可能全部在出電報之前被擊沉。
只有一種可能,中國艦隊已經南下,而且有極為強大的反潛力量掩護。
更重要的是,提供反潛掩護的,肯定是潛艇,因為只有潛艇能夠偷襲潛艇,而且讓被偷襲的潛艇來不及出訊息。
這下,弗倫奇立即斷定,指揮中國艦隊的肯定是牧浩洋。
要知道,只有牧浩洋才有如此大的膽量,也才能夠在如此重要的戰鬥中,採取如此大膽的戰術。
到這個時候,弗倫奇已經意識到,如果他的判斷沒有錯,那麼中國艦隊就在其北面,而且距離不會過一千五百公里。
對艦隊作戰來說,這是一個足以決定勝負的距離。T!~!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遭遇
十一點十五分,美國太平洋艦隊派出了第一批偵察機。
可以說,弗倫奇的判斷非常準確,而且反應也非常迅。當時,中國太平洋艦隊就在美國太平洋艦隊北面大約一千七百公里處,而向南前出的“偵察編隊”離美國太平洋艦隊大概只有一千公里。
問題是,弗倫奇無法肯定這個判斷。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安排偵察機的時候,把搜尋範圍鎖定為北偏西六十度到北偏東六十度之內,即搜尋範圍達到了一百二十度,九艘航母總共出動了一百零八架偵察機,確保在達到兩千公里的最大偵察半徑時,相鄰兩架偵察機的間隔距離在五十公里以內。
這樣的話,偵察機可以不用啟動雷達,用被動探測裝置就能搜尋整片海域。
凌晨零點不到,弗倫奇就收到了第一份偵察報告,準確的說是第一批報告,因為有八架偵察機幾乎同時回報告,宣稱現了中國艦隊,並且遭到防空戰艦攻擊,其中一架偵察機還明確報告,用雷達探測到了數艘大型戰艦,其中至少有四艘是專門充當航母貼身保鏢的大型綜合戰艦。
問題是,這些報告中,都沒有提到航母。
遲疑了片刻,弗倫奇下達了攻擊命令。
雖然沒有現航母,但是已經有情報表明,中國海軍的第二批“黑龍江”級大型防空戰艦已經服役,而且隨同艦隊出海。也就是說,中國艦隊裡有十六艘大型綜合戰艦,而掩護四艘航母,根本要不了這麼多大型綜合戰艦。弗倫奇由此得出結論,中國艦隊肯定讓部分戰艦前出掩護。
當時,弗倫奇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不奇怪。
既然中國艦隊主動南下,表明牧浩洋已經猜到,美國艦隊進入了密克羅尼西亞,也就有足夠的理由讓部分大型綜合戰艦南下。這麼做,一來可以充當航母戰鬥群的防空屏障,二來可以有效擴大反潛區域。要知道,在前出的戰艦裡面,還有四艘反潛戰艦,而這些戰艦肯定在引導與指揮系統作戰的潛艇。要不然,中國艦隊也沒有可能在一天之內,連續幹掉六艘美軍攻擊核潛艇。
顯然,弗倫奇並不知道,牧浩洋動用了四十八艘全電動潛艇執行反潛任務。
問題是,當時美軍艦隊還沒有做好攻擊準備。
按照弗倫奇制訂的打擊方案,九艘航母將各出動四十八架戰鬥機,其中二十四架戰鬥機擔任護航任務,二十四架戰鬥機負責攻擊中國艦隊。如此一來,還能留下一百零八架戰鬥機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等到偵察機返航之後,美軍艦隊能夠動規模差不多的第二輪攻擊,並且用第一批攻擊機群裡的返航戰鬥機執行艦隊防空任務。也就是說,弗倫奇始終保留了一支足夠強大的防空力量。
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按照弗倫奇的判斷,兩支艦隊的距離在一千公里左右。
就算中國艦隊的偵察機還沒有飛過來,美軍艦隊也很容易暴露行蹤,因此必須留下足夠的防空力量。
一次出動四十八架艦載戰鬥機,基本上是美軍航母的極限出動能力了。
為此,至少需要半個小時以上的準備時間。
事實上,因為剛剛出動了偵察機,而且沒人知道能夠這麼快找到中國艦隊,所以航空勤務人員還在安排第二批偵察機。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美軍攻擊機群最快要到零點四十五分才能準備妥當。
當時,弗倫奇只能祈禱,中國偵察機不要在這個時候飛過來。
他的祈禱產生了作用,可是也帶來了一個變數。
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