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牧浩洋是在吃了早飯之後離開總參謀部的,而往常這個時候,他會回到辦公室休息一個小時。等到上午八點半,在他應該工作的時候,一名偽裝成他的模樣的情報人員已經坐到了他的辦公桌後面,並且嚴格按照他的日常規律行事。
事實上,當時連牧浩洋的秘都不知道實情。
要知道,扮演牧浩洋的情報人員進行了三個月的秘密培訓,主要就是模仿牧浩洋的行為舉止。
當時,知道實情的只有周渝生與李明陽,連黃瀚林都認為牧浩洋還在總參謀部。
如此嚴密的保密措施,就是要給敵人造成錯覺,讓敵人認為指揮中國太平洋艦隊作戰的是龔繼飛少將。
也正是如此,弗倫奇才決定率領艦隊前往西太平洋。
在他看來,如果指揮中國太平洋艦隊的是龔繼飛少將,這就是在西太平洋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大好機會。
只是,弗倫奇也有點懷疑。
如此重要的作戰行動,牧浩洋會信任還不夠老辣的龔繼飛少將嗎?T!~!
..
第一百一十章 保守戰術
牧浩洋不是不信任龔繼飛,而是這次作戰行動涉及到艦隊作戰、登陸作戰,還得跟空軍與陸軍協同作戰,而龔繼飛只是海軍少將,哪怕是最有名的少將,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去調動其他軍兵種。
問題是,艦隊作戰又最為重要,而且其他作戰行動都得服從艦隊作戰,也就必須由艦隊司令官擔負起主要責任。
如此一來,就需要一位有足夠影響力的艦隊司令官。
當然,牧浩洋的正式身份不是艦隊司令官,而是總參謀長,他的任務只是在艦隊旗艦上協調指揮整個作戰行動。
在艦隊作戰上,牧浩洋決定儘量讓龔繼飛做主。
不管怎麼說,中國海軍需要更多的優秀指揮官,特別是年輕指揮官。
登上“泰山”號後,牧浩洋就表明了立場,他只會提出建議與意見,艦隊作戰行動完全由龔繼飛負責。
事實上,在二月份的時候,牧浩洋就覺得龔繼飛是個可塑之材。
原因很簡單,在二月份的那次行動中,龔繼飛不但忠實的執行了牧浩洋的命令,還非常及時的率領特遣艦隊返回南海,對戰場局勢做出了準確判斷。也正是如此,特遣艦隊才沒有在不利的情況下與美軍艦隊交戰。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海軍需要的,正是龔繼飛這種能進能退的指揮官。
要知道,在過去三十多年裡,中國海軍迅展壯大,進攻思想根深蒂固,幾乎所有海軍將領都是“進攻致勝論者”。雖然這無法否定海軍的本質,即海軍只有在進攻中才能體現出價值,但是在實際行動中,進攻並非是唯一的獲勝手段,某些時候知難而退,才是明智的選擇。
可惜的是,中國海軍的年輕將領中,沒有幾個真正明白“知難而退”的含義。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大部分將領都喜歡冒險,總認為只有在冒險中,才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章玉廷。
所幸的是,龔繼飛的表現,足夠讓牧浩洋放心的把艦隊交給他了。
當然,龔繼飛是不是牧浩洋所期待的艦隊指揮官,還得由實戰檢驗。他至少要在戰場上取得一次勝利,才能得到牧浩洋的完全信任。在此之前,牧浩洋不會拿中國海軍唯一的艦隊去冒險。
四月一日凌晨,中國太平洋艦隊從沖繩島南面進入了菲律賓海。
此時,美國太平洋艦隊還在幾千公里之外,正在向中途島航行,預計要到四月四日才能到達馬里亞納群島東面。
當然,這只是牧浩洋的推測,因為他獲得的情報非常有限,只知道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北京時間三月三十一日凌晨離開了珍珠港,而且是九艘航母、十八艘防空巡洋艦、二十七艘多用途驅逐艦與二十七艘反潛驅逐艦,此外還有不少於十八艘的攻擊核潛艇,以及由四艘反潛驅逐艦掩護的補給艦隊。
從這個規模上,可以判斷出美國太平洋艦隊將趕來決戰。
顯然,開場的局面對牧浩洋非常有利。
從時間上看,中國太平洋艦隊至少有兩天時間,用來轟炸馬里亞納群島上的美軍基地,然後還有一個晚上補充彈藥。最快要到四月五日上午,才有可能與美國太平洋艦隊遭遇,因此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準備工作。
四月一日夜間,中國空軍先力。
雖然大陸戰場上的戰鬥還沒結束,戚凱威正在設法圍殲西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