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迅攻佔新德里是中國陸軍必須實現的戰略目標,而任何違背這一目標的作戰行動都沒有價值。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中國不得不向巴基斯坦做出妥協。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當時牧浩洋已經向巴基斯坦做出許諾,只需巴軍能夠攻佔卡奇地區,中國就不會在戰後強調這個問題,即預設巴基斯坦佔領該地區的合法性,並且承認巴基斯坦在整個克什米爾地區享有主權。巴基斯坦要做的,只是協助中國陸軍作戰,不給中國陸軍添麻煩,並且在戰後承認中國在藏南地區的主權,以及在克什米爾東北地區控制的兩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合法性。
當然,這種政治買賣,絕對不會公佈於眾。
原因很簡單,這種秘密買賣本身就沒有合法性,而且也沒有任何國家會承認巴基斯坦佔領卡奇地區的合法性。
由此可見,不管是牧浩洋、還是戚凱威,都沒對巴軍抱太大的希望。
以當時的情況,在戰爭迸之前,兩人就沒有想過與巴軍協同作戰,不然戚凱威也不會把三個集團軍派往巴基斯坦。
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這一天,戚凱威拿出了全套作戰計劃。
按照他的安排,地面戰爭將在三月十日打響,到時候除了第十三集團軍之外,第二十七集團軍的大部分部隊也將到達巴基斯坦,而其主要任務就是支援第十三集團軍,掩護後勤補給線。
相對而言,第二十七集團軍的戰鬥力與裝備水平都不差。
只是跟最先換裝“未來地面戰平臺”的第十三集團軍相比,依然差了一大截,也就只能幹些雜貨。
當然,在向新德里推進的時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