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陸戰隊還沒有換裝,在裝備質量上比不了陸軍的兩個集團軍,但是在濱海地區作戰有更大的優勢,即陸戰隊能夠得到海軍艦隊全力支援,在後勤保障方面,也比長途奔襲的陸軍更可靠。
現實上,牧浩洋正是出於後勤保障原因,認為應該動用陸戰隊。
只是,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三月二十一日,總參謀部的第一次高階將領會議上,戚凱威就明確提出,與其動用陸戰隊,還不如把第四十二集團軍間接投送到恆河河口地區,或者由海軍艦隊逆恆河而上,支援陸軍作戰。至於陸戰隊,能夠參加後方的工作,比如守衛孟加拉國的港口,協助艦隊掃蕩河道兩側地區。
明顯,龐躍龍根本沒有打算讓陸戰隊去打雜。
按照他的提議,陸戰隊將在印度東南部地區開闢登陸場,然後進軍德干高原,在恆河平原南面切斷印軍的戰略防線,然後由陸軍從東西兩面動進攻,協助陸軍掃蕩恆河平原,攻佔印度最富庶的地區。
表面上,陸戰隊是協助陸軍作戰,實際上則是單獨挑起大梁。
當時,印度政府已經逃往班加羅爾,放棄了新德里,因而掃蕩恆河平原只是一次長距離行軍,根本沒有什麼挑戰性。真正的戰場在恆河平原南面,即陸戰隊的進軍路線上,因為印軍肯定會據守德干高原,阻止隊南下攻佔印度半島南部地區,以至會以德干高原為根據地反攻恆河平原。
真要像龐躍龍說的這麼打,那麼陸軍就成了配角。
明顯,戚凱威怎麼也不可能同意這樣的作戰計劃。
結果就是,這場會議變成了戚凱威與龐躍龍的吵架場。
會議結束後,牧浩洋先找到戚凱威,提出了折中方案,即先由陸戰隊開闢登陸場,如果需要攻打德干高原,則由陸軍充當主力,陸戰隊負責掃蕩沿海平原地區,至於攻佔恆河平原,根本就不是主要問題。
為了得到戚凱威的支援,牧浩洋提出了一條至關重要的理由。
只有這麼打,才能從根本上處理後勤保障問題,不然陸軍根本沒有可能在印度半島腹地推進一千多公里。說得準確一點,如果戚凱威打算用手裡的兵力打贏這場戰爭,而不是請求總參謀部增兵,那麼就得這麼打。
戚凱威不是傻蛋,知道牧浩洋抓住了重點。
要知道,在制訂戰爭計劃的時候,戚凱威只提出了動用四個集團軍,而且保證能在半年內結束大規模地面戰爭。雖然當時,戚凱威只提到攻佔新德里、掃蕩恆河平原,沒有提到進軍德干高原,即由他制訂的地面戰爭方案,根本就沒有包括後面這部分,但是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要不要進軍德干高原得由牧浩洋說了算,因而在作戰任務分配上,戚凱威必須向牧浩洋妥協。
以當時的情況,進軍德干高原已經不是什麼懸念了。
原因很簡單,黃瀚林已經向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與孟加拉國當局做出許諾,將妥善的結束這場戰爭,儘快使南亞地區恢復和平與穩定,不會因為戰爭的遺留問題對印度周邊國家形成影響。
要知道,最大的影響就是戰爭遺留問題,即由戰爭產生的難民。
如果這些難民湧入周邊國家,肯定是一場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而這也正是周邊國家心存餘悸的主要原因。
要想避免引難民潮,唯一的選擇就是避免印度打內戰。
如此一來,隊就得善始善終,不能半途而廢,必須在大規模地面戰爭結束之前剷除印度前政權。
從手段上講,就必須攻佔印度全境。
也許不用佔領印度全境,但是必須保證完全消滅印度前政權。
明顯,只有進軍德干高原,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這樣一來,戚凱威就不得不面對增兵問題。如果牧浩洋卡住這個問題,戚凱威就將進退兩難。如此一來,由陸戰隊分擔部分作戰任務,成為了折中選擇,即透過增派陸戰隊來增加作戰部隊。
當時,除了增兵,還存在一個問題,即後勤保障。
完全依靠陸路運輸的話,別說只投入四個集團軍,即便再動用四個集團軍,也不見得能夠保證暢通無阻。以當時的情況,在選擇陸路運輸之後,就必須向同盟國求援,而有能力派遣作戰部隊的只有巴基斯坦。
問題是,在政治層面上,肯定不應該讓巴基斯坦介入過深。
相對而言,印度民眾對中國還不太反感,但是印巴矛盾已經積累了數十年,明顯不會歡迎巴基斯坦軍隊。
也就是說,如果出動巴基斯坦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