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部分(4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前後不到十五秒。

此時,馬明濤走了過來。

“怎麼樣?”

“聯合艦隊已經進入布萊爾港,衛星拍下了紅外照片,戰艦已經關閉動力系統,進港時間在兩個小時左右。”

“能確定?”

“動力系統產生的熱量不會立即消散,而是根據環境溫度逐漸衰減,輻射強度與時間成正比,因此可以……”

牧浩洋壓了壓手,說道:“不用解釋,能確定就行了。”

馬明濤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作為指揮官,牧浩洋需要的是結果,而不是獲得結果的過程。

因為在讓電子戰飛機起飛之前,航母戰鬥群已經散開,並排航行的兩艘航母都轉到了迎風方向上,所以在楊禹方下達命令後,兩架J…25就掛上了彈射器,其他戰鬥機則依次在起飛區待命。

…十六分,“黃河”號率先以十秒鐘為間隔,彈射了兩架J…25。

在第一架J…25從“黃河”號上升空後五秒鐘,“長江”號上的起飛作業也開始了,兩架J…25升入夜空。

到…十九分,兩艘航母出動的二十架J…25全部升空。

這些戰鬥機組成兩個編隊後,沒有立即飛往目的地,而是到艦隊西面大約二十公里處盤旋待命。

跟隨J…25升空的不是J…15B,而是兩架ZJ…1型艦載預警機。

在兩艘航母上,各有四架ZJ…1,即便出動兩架支援進攻行動,還有足夠的預警機用於艦隊防空。

ZJ…1的原形是前蘇聯為“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研製的Yak…44艦載預警機。

Yak…44與E…2C非常相似,屬於小型戰術預警機,只有有限的指揮能力,大部分情況下是單純的預警機,即只有依靠艦隊防空指揮中心、或者是地面作戰指揮中心,才能指揮大機群作戰。

這個短板,大幅度降低了預警機的價值。

在研製ZJ…1的時候,中國海軍沒有照葫蘆畫瓢,只吸收了Yak…44上有用的東西,絕大部分系統都重新設計。比如,採用了國產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機身與機翼大量採用了輕質複合材料、全新的固態相控陣雷達、多通道作戰指揮系統、自動化資訊處理系統、定向通訊系統等等。

當然,也有很多預想中的新技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