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陰影下提心吊膽過日子的人來說,這絕對是天大的好訊息。
如果能夠治癒血癌,也就有可能治癒其他癌症。
題是,這些藥物絕對不是免費放的。
美國初期投入市場的藥物非常昂貴,一個療程需要一百五十萬美元,而能拿得出這麼多錢的人肯定不多。對於絕大部分癌症患者來說,希望仍然非常渺茫,只有那些足夠富裕的人才得到了好處。
當然,這也引了一個新的問題。
在死亡面前,是否人人平等?
如果有錢人能夠免於一死,而沒錢的人只能等死,那麼維繫人人平等的最基本的東西就不存在了。
四月中旬,就有部分美國國會議員提出,應該免費放治癌藥物,而不是高價出售。
當時,一名議員還提出,應該由聯邦政府接管制藥廠,而不是讓唯利是圖的商人把用來拯救生命的藥物當成牟利工具。如果只有有錢人能夠蔑視死神,那麼不得不面臨死亡的人必然會不顧一切的破壞已有的社會體制,對美國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只有在確保每個人都有同等機會的情況下,才能維持社會穩定,也才能共同渡過難關,使美國在正確的道展壯大。
事實上,類似的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到四月二十二日,美國各地爆了上千次遊行示威,數以千萬計的美國人走上街頭,要求聯邦政府接管制藥廠,以抽籤的方式決定誰先接受治療,而不是以高價販賣,讓有錢人先免於一死。
一些激進者甚至提出,如果不能免於一死,為什麼要竭力拯救人類文明?
面對國內動盪,美國聯邦政府不得不出**緊急法案,一方面出動軍警維持秩序,另外一方面開始討論是否接管制藥廠。
在牧浩洋看來,美國聯邦政府別無選擇。
雖然控制美國政權的是富人,但是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威脅不是癌症,而是全球氣候變化。要想挺過去,就得利用所有人,也就得給其他人一些希望。如果拯救工作受到影響,富人就算治好了癌症也無法倖免。
也就是說,美國聯邦政府肯定會接管制藥廠,而且肯定會以抽籤的方式,決定誰先接受治療。
只是,接下來會生什麼,那就很難說得清楚了。
要知道,癌症病患中,以面板癌為主,血癌佔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如果美國研製出了治療面板癌的疫苗,也許不會立即公佈訊息,而是先讓富人得到治療,貧民只能忍受煎熬。
當然,正在研製治癌藥物的不止是美國。
在這場由大國主導的全球博弈中,治癌藥物與糧食一樣,都是戰略牌。在保證了本國需求之後,都可以拿來換取國際支援。雖然美國已經拔得頭籌,但是接下來會如何,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別的不說,美國開的血癌疫苗的治癒率只有百分之八十。
按照軍方提供的資料,中國開的基因抗癌藥物的治癒率不會低於百分之九十五,也許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九。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差距,對於將死的人來說,百分之一都是希望。
當然,這中間還存在一個開效率的問題。
美國以開疫苗為主,因此得針對各種癌症進行單獨研究。中國以基因為主,一種藥物就能解決幾種癌症。也就是說,雖然中國現在的研製進度稍微慢一些,但是在主要難題得到解決之後,效率將大大提高。
當然,美國取得的進展,也在鞭策中國的科學家。
這幾個月裡,生的第四件事與核武器有關。
因為春季已經到來,北極冰蓋的凍結度減慢,所以在四月初,最後一批核彈頭在北極地區引爆。
按照四方達成的協議,全面核查在四月十日開始。
在接下來的半年之內,四方核查小組將對所有國家的核設施進行檢查,確定哪些核設施具有軍事用途,哪些核設施可以保留下來,以及各國的核技術專家名單,為年底開始的“全面禁核行動”打下基礎。
到時候,不但所有具有軍事用途的核設施將被炸燬,所有國家的核技術專家都將在四方聯合機構的統一監督下工作。最重要的是,所有有核國家、或者具備開核武器能力的國家都得交出與核武器有關的資料,由四方監督機構統一銷燬,僅保留一些關鍵性檔案,由四方機構統一管理。
到二零三七年第一季度末,有核國家都將喪失核軍事能力。
作為強制性措施,四方還達成了一條秘密協議,即在全面禁核之後,中美歐俄可以單獨對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