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部分(3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在情報不足的情況下,他很難做出準確判斷。

所幸的是,幸運之神再次站在了牧浩洋身後。

戰場時間,二十一日十一點過,周渝生從總參謀部發來了一條至關重要的情報:一艘在馬里亞納群島西面活動的“黃貂魚”級全電動潛艇遭遇了美軍航母戰鬥群,而且明確探測到了三艘航母。

雖然這艘潛艇的伏擊行動完全以失敗告終,而且最終被美軍擊沉,但是在出手前,它及時發出了情報。

兩個小時後,中國空軍的一架遠端偵察機在附近海域發現了美軍艦隊。

不止有三艘航母,在附近還有兩支航母戰鬥群,而且每支都有三艘航母

也就是說,美國海軍的主力艦隊依然在關島以西海域活動,沒有像牧浩洋想像的那樣撤退到關島以東。

由此可以證明,美軍沒有再次從西太平洋抽調艦載戰鬥機。

也就是說,美軍認為特遣艦隊正在開赴西太平洋,因此決定在菲律賓海決戰。

那麼,美國就不可能及時為第三艦隊補充戰鬥機。

即便美軍在印度洋上的部署極為大膽,第三艦隊與第四艦隊也在澳大利亞以西,離澳大利亞不會超過一千五百公里。

原因很簡單,在沒有導航衛星的情況下,戰鬥機只能依靠地面無線電導航站發出的訊號確定方位,導航精度不是很高,因此只能確保在一千五百公里之內準確與艦隊會合。除非美軍打算讓艦隊打破無線電靜默,為機群提供導航資訊,不然就不會讓艦隊與澳大利亞的距離超過一千五百公里。

如此一來,美軍就不可能在兩天之內趕到迪戈加西亞附近。

牧浩洋需要的,也就是兩天時間。

在他的計劃中,特遣艦隊在兩天之內就能完成主要的登陸前火力準備,然後把持續打擊任務交給空軍的戰略轟炸機。

二十二日凌晨一點半,牧浩洋下達了攻擊命令。

兩個小時之後,第一批一百四十四架艦載戰鬥機在四十八架護航戰鬥機的掩護下,對迪戈加西亞進行了首輪轟炸,重點打擊了迪戈加西亞的指揮中心、通訊設施、防空陣地與美軍的空軍基地。

因為“泰山”級航母的回收能力極為強大,所以第二批機群緊接著出發。

凌晨四點不到,迪戈加西亞遭到了第二次大規模轟炸,特遣艦隊再次出動了一百四十四架戰鬥機,只是把護航戰鬥機的數量降低到了十二架。

第三次打擊稍微錯開了一些,主要是在返航的時候,避開前兩批戰鬥機的降落高峰。

五點過,迪戈加西亞遭到第三次轟炸,三十六架J…33用精確制導彈藥,對前兩次轟炸中沒有被摧毀的重要目標進行了補充打擊。

此時,牧浩洋已經確定,迪戈加西亞的空軍基地已經被徹底摧毀。

在這座小島上,根本沒有可以供美軍戰鬥機轉移的野戰機場。

天亮前,牧浩洋讓八艘大型綜合戰艦組成了炮擊編隊,全速開往迪戈加西亞,在二十二日夜間進行炮擊。

為了安全期間,特遣艦隊在天亮後向北轉移了三百多公里。

因為大型綜合戰艦上的大口徑電磁炮的最大射程高達八百公里,所以炮擊編隊不用靠近迪戈加西亞,而是在迪戈加西亞北面大約七百公里處徘徊,離特遣艦隊一千二百公里,在艦載戰鬥機的掩護範圍內。

之前的戰鬥讓牧浩洋更加相信炮擊的威力。

事實上,當時八艘大型綜合戰艦都採用的是防空配置,即只有一門大口徑電磁炮,炮擊能力並不強,還比不上“臺灣”級巡洋艦。唯一的優勢就是,新式大口徑電磁炮的最大射程與精度都提高了不少。

當然,特遣艦隊的空中打擊並沒結束。

二十二日上午,在讓飛行員休息了四個小時之後,特遣艦隊再次讓航空兵以三段式出擊法對迪戈加西亞進行了第二規模轟炸。到了傍晚,在炮擊開始前,特遣艦隊的艦載戰鬥機對迪戈加西亞進行了第三次大規模轟炸。

在這三次轟炸中,特遣艦隊總共出動近一千二百架次戰鬥機,投彈數千噸。

除了在第一輪的前兩次轟炸中大量使用了巡航導彈等防區外武器之外,其他的轟炸行動都主要使用精確制導炸彈等彈藥。主要就是,在接下來的轟炸中,迪戈加西亞的防空系統已經沒有威脅了。

入夜後不久,炮擊編隊投入戰鬥。

與轟炸相比,炮擊更加猛烈,而且持續時間更久。四個小時之內,八艘大型戰艦對迪戈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