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的航炮可用。只要掌握了數量上的優勢,擊潰美軍防空戰鬥機不是問題。

當然,還得掩護己方預警機。

要知道,如果讓美軍戰鬥機奪得制空權,那八架預警機將在劫難逃。

結果就是,美軍好不容易掌握了空中優勢,卻不得不再次面對四十八架J…33,而這次數量優勢在中國戰鬥機手上。

六點十五分,美軍預警機發現了逼近的反艦導彈群。

輕型反艦導彈的巡航飛行速度都不是很高,只有在突防階段才會提速,因此相對容易攔截。

在防空戰鬥機騰不出手來的情況下,美軍防空戰艦投入了戰鬥。大文學

面對反艦導彈的直接威脅,美軍防空戰艦不會理會在交戰空域中還有己方戰鬥機,而且此時美軍戰鬥機已經寥寥無幾了。

可惜的是,美軍預警機並沒發現,在反艦導彈群后方,還有一百多架中國戰鬥機。

這是中國海軍航空兵在對第二次印度洋戰爭的作戰教訓進行總結之後,推出的一種新式突防戰術。

戰術的核心,就是讓執行近距離轟炸任務的戰鬥機在反艦導彈後面突防。

當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能夠奪得對方艦隊的制空權,迫使對方的艦載預警機撤退。

如此一來,敵人的防空戰艦在沒有預警機支援的情況下,對超低空突防的反艦導彈的攔截距離不會超過六十公里,而得到預警機支援的話,能提高到兩百公里以上。以輕型反艦導彈四馬赫的末段突防速度,敵人的防空戰艦最多隻有一分鐘的攔截時間,而在此期間內發射的防空導彈非常有限,只能重點攔截威脅最大的反艦導彈。此外,在攔截反艦導彈時,防空戰艦的雷達都處於跟蹤鎖定模式,特別是在引導中程防空導彈的時候,因為大部分防空戰艦都沒有專門為之配製火控照射雷達,得由相控陣雷達負責指引,所以很難及時發現同樣從超低空突防的戰鬥機。

該戰術的最大好處就是,敵艦隊在攔截了反艦導彈的時候,負責近距離攻擊的戰鬥機已經突破了敵人的防空網。

事實上,這就是讓反艦導彈去吸引敵人的防空火力,為戰鬥機開闢突防通道。

從性質上講,與之前的攻擊戰術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反艦導彈攻擊與近距離攻擊銜接得更加緊密。

當然,這個變化已經足以提高戰鬥機的突防效率了。

要知道,現代海軍的防空作戰都是以秒為單位計算時間,很多時候,幾秒鐘就能決定一場戰鬥的勝敗。

兩波銜接緊密的攻擊,等於節約了數十秒時間。

此時,美軍第四艦隊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

當美軍防空戰艦傾力攔截數百枚輕型反艦導彈的時候,攜帶著反艦制導炸彈的J…33機群已經取得突破,而且進入了投彈區域。結果就是,當美軍的防空戰艦探測到急速拉起的戰鬥機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進行攔截了。

六點二十分,第一批二十四架J…33投下了反艦制導炸彈,重點打擊了美軍防空戰艦。

這輪打擊非常成功,因為“美國”號航母戰鬥群在最前端,而此時該航母戰鬥群只有一艘防空巡洋艦。

結果就是,不但這艘防空巡洋艦得到重點照顧,頂替防空巡洋艦的一艘多用途驅逐艦也遭到重點打擊。

相對而言,驅逐艦的防空能力顯然不如巡洋艦。

正是如此,這批J…33不但攻擊了“美國”號航母戰鬥群的護航戰艦,還攻擊了後方“企業”號航母戰鬥群的護航戰艦。

第二批二十四架J…33進入時,幾乎毫無阻攔的攻擊了兩艘航母。

等到第三批二十四架J…33進入時,重點攻擊了最後方的“小鷹”號航母戰鬥群,而且同樣首先打擊了防空戰艦。

六點半之前,第四批與第五批J…33都投下了炸彈。

最後到達的是隻有十六架J…33的第六批機群,這些戰鬥機把炸彈全投向了“美國”號與“企業”號航母。原因是,第四批與第五批J…33重點轟炸了“小鷹”號航母戰鬥群,反而忽略了前方的兩艘航母。

可以說,這是一次相當致命的打擊。

雖然攻擊結束時,三艘“美國”級超級航母都沒沉沒,仍然頑強的浮是海面上,但是已有三分之二的護航戰艦被擊沉,而且三艘航母全部遭到重創,不但喪失了作戰能力,航速都降了下來。

直到這個時候,第三艦隊派來的第二批防空戰鬥機才到達。

根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