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承擔了主要作戰任務,所以航空勤務人員在放飛戰鬥機的時候,沒有按照最大效率使用彈射器,而是按照最佳效率使用。也就是說,當時美軍航母上的彈射器是以每兩分鐘一架的速度彈射戰鬥機。
要知道,在作戰情況下,“美國”級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器能以每二十秒一架的速度彈射戰鬥機。大文學只是在這種使用強度下,電磁彈射器的壽命只有一千二百次,而把彈射頻率降低到每兩分鐘一架,讓彈射器有充足的時間冷卻,使用壽命能夠達到二千四百次,整整高出了一倍。
顯然,這不是什麼好事。
直到零點二十分,第四艦隊反潛作戰參謀安排的反潛巡邏機才被送上飛行甲板。
五分鐘後,三艘航母各出動了兩架反潛巡邏機。
還需要五分鐘,這六架反潛巡邏機才能到達艦隊前方四十多海里處。
到凌晨零點半的時候,第四艦隊已經以三十三節的速度向西航行了兩個半小時,相當於航行了八十二海里,也就是一百五十公里左右。此時,之前發現美軍聯合艦隊的那艘“黃貂魚”級潛艇已經在西北方向上非常耐心的等待了兩個半小時,與美軍聯合艦隊的距離也縮短到了四十公里以內。
美軍反潛巡邏機起飛後不久,這艘“黃貂魚”級潛艇就把六具魚雷發射管裡的魚雷毫無保留的發射了出去。
當時,中國海軍重型魚雷全部實現了電動化。
在使用第一代燃料電池之後,即便是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魚雷,也能以七十五節的最快速度航行六十公里,或者以五十節的中等速度航行一百二十公里,射程是以往使用奧托燃料的重型魚雷的一點五倍。如果是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則能以八十節的最快速度航行八十公里。
這兩種魚雷,對付四十公里外的艦隊都綽綽有餘。
十六分鐘之後,即二十六日凌晨零點四十三分,位於第四艦隊右前方,即“美國”號航母右前方的“班布里奇”號的右側平衡船體外側發生猛烈爆炸,緊接著主船體前端發生了第二次爆炸,頃刻之間這艘排水量超過兩萬四千噸的超級巡洋艦就嚴重右傾,三分鐘之後海水就吞沒了整個右側平衡船體。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艦長還沒來得及下令,“班布里奇”號就沉沒了。
一分鐘後,位於“班布里奇”號後方的一艘多用途驅逐艦遭到攻擊,魚雷避開了驅逐艦右側的平衡船體,在主船體下方爆炸,而且是幾乎同時發生的兩次爆炸。這艘排水量一萬八千噸的超級驅逐艦直接被炸成兩截,在不到兩分鐘內沉沒,全艦一百八十四名官兵沒有一人逃脫。
這個時候,美軍已經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驅逐艦被魚雷擊中之前,“美國”號的艦長就下令投射反魚雷誘餌。
這一舉動,拯救了“美國”號。
就在驅逐艦沉沒的時候,兩條魚雷在“美國”號右側大概六百米外爆炸,猛烈的衝擊波撼動了整艘航母。
猛然驚醒過來的時候,里根只能慶幸自己足夠幸運。
如果不是艦長及時下令發射反魚雷誘餌,如果不是誘餌發揮了作用,“美國”號就算不會被魚雷擊沉,也會喪失戰鬥力。
對里根來說,這就意味著他將黯淡退場。
事實上,這未嘗不是好事。
接下來,美軍聯合艦隊沒有再次遭到魚雷攻擊,因為美軍反潛作戰參謀排除去的第二批反潛巡邏機中的兩架已經到達那艘“黃貂魚”級潛艇附近,迫使潛艇艇長放棄了擴大戰果的機會。
此時,牧浩洋與龔繼飛正在討論如何與美軍聯合艦隊交戰。
雖然戰鬥已經打響,但是攻擊美軍艦隊的潛艇沒有上浮,而是藏在深海里躲避接踵而至的美軍反潛巡邏機。
結果就是,牧浩洋並不知道美軍聯合艦隊已經遭到潛艇伏擊。
結合兩艘潛艇提供的情報,特別是美軍聯合艦隊的位置資訊,牧浩洋有理由相信,美軍聯合艦隊正在駛往迪戈加西亞南面。也就是說,他之前的判斷非常正確,美軍指揮官認為他會採取較為冒險的戰術,率領特遣艦隊前往迪戈加西亞南面,伏擊趕往迪戈加西亞的美軍聯合艦隊。
問題是,接下來該怎麼打?
龔繼飛主張主動前去迎戰,反正迪戈加西亞已經沒有威脅了,特遣艦隊前出到適當的位置上,二十六日下午就能攻擊美軍聯合艦隊。
牧浩洋保持了一慣的穩重,沒有急於做出決定。
在龔繼飛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天之後,牧浩洋只回答了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