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部分(2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時候,以色列又矯枉過正了。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陸軍裝備採購上。當時,以色列不但把所有M27A1改進到A3的級別,還在大量採購M27A3與“梅卡瓦7”的時候,耗費巨資與美國共同研製新一代地面作戰系統,似乎認為只有新一代地面作戰系統,才能在效能上超越對手,使以色列國防軍再次掌握質量優勢。事實上,埃及與敘利亞沒有獲得中國陸軍的地面戰平臺,而且對已有主戰裝備的改進也不徹底。在裝備效能上,M27A3與“梅卡瓦7”已經比埃及與敘利亞的先進了許多。特別是“梅卡瓦7”,作為以軍、乃至西方第一種採用電磁炮的主戰坦克,在火力上並不比地面戰平臺差多少。

可以說,在第五次中東戰爭後的十五年裡,以軍對敵人的評價一直過高。

由此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以軍在作戰的時候顯得異常小心謹慎,完全沒有第五次中東戰爭初期那種靈活性可言。

事實上,以軍在西奈半島上進攻不利,也與此有很大關係。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在埃及軍隊全面撤退的時候,絕大部分以軍前線指揮官沒有下達追擊命令,少數幾支追擊的以軍又兵力不足,很快就被埃軍的反擊打了回來,而指揮西奈作戰的克拉克中將不但沒有命令前線部隊快速追擊埃軍,反而一再命令穩步推進,不得進行戰術冒險。

在總結這場戰爭的時候,很多人都忘記了以軍在西奈半島上的表現。

可以說,如果以軍仍然是十五年前的那支部隊,那麼西奈半島上的戰事肯定能在十一月五日之前結束。

當然,在貝卡谷地,這個問題再次暴露了出來。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當時敘軍在貝卡谷地的兵力不會超過兩萬人,以步兵為主,而且大多分散活動,根本沒有明確的防線。更重要的是,這些敘軍的主要任務不是抵擋北上的以軍,而是對真主黨游擊隊進行訓練,並且協助游擊隊控制貝卡谷地,對親美的黎巴嫩當局製造壓力。

顯然,這樣一支軍隊,根本不可能給以軍制造太大的麻煩。

問題是,以軍還真把這支敘利亞軍隊、以及更加不堪一擊的真主黨游擊隊看成了威脅。

當時,以軍甚至認為敘利亞已經向貝卡谷地部署了一個裝甲師與兩個步兵師,設定了伏擊圈。在以色列空軍提供的偵察情報中甚至提到,敘利亞在大馬士革西北部署的重兵,就等以軍進入貝卡谷地,然後從安傑爾山口插入,切斷以軍的後方交通線,圍殲進入貝卡谷地的以軍。

事實上,當時部署在大馬士革西北的是剛剛動員起來的預備部隊,根本沒有戰鬥力。

這一連番的錯誤,導致第七裝甲旅在進入貝卡谷地之後,推進速度依然不快,沒有及時把損失的時間追回來。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巴拉姆不得不推遲南面的主攻行動。

要知道,按照他的安排,必須在北路、也就是貝卡谷地方向上取得突破之後,再越過約旦河。

如果提前發動主攻,他的戰術意圖就將暴露無遺。

以軍遲遲不發動主攻,也讓蔣博文犯了難。特別是到了十六日上午,隨著以軍加強了空中力量投入,敘軍的偵察機再也無法到達約旦河西岸,蔣博文也就沒法及時掌握該地區以軍的動向,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即以軍的主攻方向是貝卡谷地,約旦河西岸到以軍正在快速向被運動。

蔣博文這麼想,也不足為怪。

原因很簡單,以軍前期部署的意圖太明顯了,根本沒有多少秘密可言,而這種性質的進攻肯定無法取勝。如此一來,以軍就很有可能將計就計,即透過在約旦河西岸集結兵力,製造借道約旦進攻敘軍南面防線的假象,讓對手把重點放在敘利亞北部地區,然後出奇兵從貝卡谷地攻打霍姆斯,一舉切斷大馬士革與敘利亞北方地區的交通線,完成對敘利亞心臟地帶的戰略包圍。

真要達到了這個目的,敘利亞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所幸的是,蔣博文還沒有被衝昏頭腦。

在做出這個猜測的時候,他已經提前做出了一個判斷,即必須有充足的兵力,以軍才能打這種戰略性質的圍殲戰。按照蔣博文的估計,以軍至少需要動用一百個旅,也就是大約五十萬地面部隊,才有足夠的把握在中國增派援軍之前幹掉敘利亞,而實際情況是,以軍只動用了大約三十萬地面部隊。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以軍的突擊能力最多到達大馬士革,不可能把霍姆斯囊括進去。

顯然,以軍的重點仍然在南面。

當然,蔣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