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什麼?
美國海軍中,官兵的平均服役時間也就十五年左右,而印度海軍還不到十年,二十年等於經歷了兩代人。
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印度洋戰爭中,印度艦隊全軍覆沒,就沒有多少倖存者。
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在的印度海軍,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的印度海軍了,根本沒有幾名有經驗的海軍官兵。
事實上,這也是像辛巴這樣的美籍軍人返回印度的主要原因。
辛巴想為自己的祖國做些事情,也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使祖國變得更強大,但是他同樣明白,這是一個極為艱鉅的任務。除了需要面對世界上第二大的海軍之外,他還要面對內部的挑戰。
所幸的是,他暫時不用考慮這個問題,因為迪亞斯上將已經離開了艦隊。
這不是他的安排,而是印度海軍司令部的安排。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與迪亞斯根本談不到一起。如果讓迪亞斯留在艦隊裡,兩人肯定會鬧翻天。在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印度海軍司令部讓辛巴留了下來。
這是對他的信任,也是給他的壓力。T!~!
..
第七十七章 誘餌
卷二瘋狂的前奏第七十七章誘餌
第七十七章誘餌
印度海軍司令部的安排,讓辛巴相信,打勝了恐怕與他沒有多大關係,早已返回的迪亞斯會搶到大部分功勞,可是打敗了,肯定得由他承擔責任。辛巴並不在乎功勞是否與自己有關,因為他放棄美國國籍,不顧家人反對隻身返回印度,只是希望為祖國做些事情,而不是獲得榮譽。
問題是,這個感受,讓辛巴變得異常謹慎。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辛巴拒絕與特遣艦隊正面決戰,而是在想方設法的把特遣艦隊引入由他安排的伏擊圈。
為此,辛巴策劃了十日傍晚的空中打擊行動。
轟炸南安達曼島的不是印度海軍的艦載戰鬥機,而是印度空軍的戰鬥機,只不過這些戰鬥機換上了海軍的塗裝,使用海軍的彈藥,連飛行員都穿上了海軍的飛行服,並且採用海軍的通訊頻道。
總而言之,除非對墜落的戰鬥機進行解剖,不然無法判斷出這些戰鬥機的xìng質。
當然,這麼做也不是沒有破綻。
F…35M是F…35C的衍生型號,在氣動佈局上更加接近與F…35C,而且在改進的時候重點強調了制空作戰能力,所以機翼面積更大,而印度空軍的F…35ID是在F…35I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而F…35I又是F…35A的出口型,主要用途是對地打擊,因此機翼面積比F…35M小得多。
如此一來,如果F…35ID在轟炸南安達曼島的時候被擊落,又沒有嚴重損毀,比如機翼儲存得比較完好,中**隊就能判斷出,這是印度空軍的多用途戰鬥機,而不是印度海軍的艦載戰鬥機。
當然,這不是大問題。
戰鬥機在墜落之後,肯定會摔得七零八落,而且F…35系列戰鬥機的機翼是一次xìng塑造成型的,損壞後必須全部更換,根本無法修復,因此在墜毀之後,很難用散落的部件拼湊出整副機翼。
也就是說,中**隊就算能夠找到F…35ID的殘骸,也不可能馬上做出準確判斷。
在辛巴看來,如果進行工程復原的話,沒有幾天肯定辦不到,而他需要的,也就僅僅是幾天時間。
按照辛巴的判斷,在南安達曼島遭到再次轟炸之後,牧浩洋肯定會認為印度艦隊就在群島附近,而且轟炸南安達曼島,是在為與特遣艦隊做準備,即在與特遣艦隊決戰之前消除後顧之憂。如此一來,牧浩洋就會認為,印度艦隊也在尋求決戰,也就會直接開赴戰場,而不會去別的地方。
結果就是,特遣艦隊肯定會前往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南面海域。
更重要的是,特遣艦隊會重點搜尋西面海域,即印度艦隊到來的方向,爭取先現印度艦隊。
辛巴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牧浩洋會這麼做。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特遣艦隊的主力戰鬥機是J…32,而這種戰鬥機在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作戰半徑能達到兩千公里,而F…35M在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作戰半徑最多隻能達到一千五百公里。
依靠五百公里的優勢,牧浩洋有足夠的把握先現對方。
顯然,牧浩洋沒有必要回避對手。
這也正是辛巴等待的機會。
要知道,印度艦隊已經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