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戰鬥,緊急出動的中國戰鬥機有效遏制了印度的空中打擊,並且使印度空軍付出了沉重代價,阻止了局勢進一步惡化。
根據中國國防部在當天下午公佈的第一份戰報,僅在當天上午,中國空軍就在戰鬥中擊落了一百四十多架印度戰鬥機,掌握了孟加拉灣與阿拉伯海的制空權,阻止了印度空軍對中事基地的突然襲擊。
當然,印度方面沒有承認損失瞭如此多的戰鬥機。
中午十二點不到,部署在科欽的印度艦隊出港。
當時,現印度艦隊的是一艘在科欽港外面活動的攻擊核潛艇。因為沒有收到中印已經開戰的訊息,所以這艘潛艇沒有攻擊印度艦隊。直到送情報的時候,才得知印度空軍已經偷襲了中國艦隊。結果,這艘攻擊核潛艇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於當天傍晚攻擊了正在向南航行的印度艦隊。當天晚上,中國海軍收到了該潛艇出的最後一封電報,得知已經重創了三艘印度戰艦,但是不能確定其中是否有航母。隨後,這艘潛艇就與基地失去聯絡。直到戰爭結束後,中國海軍才在八度海峽東面大約一百二十公里處,現了這艘潛艇的殘骸,並且確認是被一條重型魚雷擊沉的,潛艇上的八十六名官兵無一倖免。
戰爭來得非常突然,牧浩洋在第一時間只下達了提高戰略戒備級別的命令。
也就是說,中隊可以進行防禦作戰,但是隻有總參謀部才有權下達進攻命令。
到了北京時間下午一點,也就是新德里時間下午四點三十分左右,牧浩洋收到了更加確切的報告。
受印度艦隊威脅,“長江”號航母戰鬥群已經協同其他還能航行的戰艦南下,只留下兩艘護衛艦掩護“黃河”號航母,並且進行了必要的疏散,即把“黃河”號上的非必要官兵撤到“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