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部分(1 / 4)

小說:燃燒的海洋 作者:大熱

李明陽苦笑了起來,因為他說的只是延遲,而不是與美國一笑泯恩仇。

“像你說的,這確實有可能把世界大戰推遲幾年,可是你想過沒有,如果美國沒有取勝的希望,那就不是一場能夠分出勝負的世界大戰,而是一場沒有贏家的世界大戰,而我們承擔不起這樣的結果。”

李明陽暗自嘆了口氣,打不打已經不是懸念了,關鍵是怎麼打。

黎平寇的目光在李明陽身上停留了頃刻,才轉向牧浩洋,說道:“副總參謀長,現在該你表意見了。”

牧浩洋有點猶豫,因為他看了出來,黎平寇肯定不會退讓妥協。

第五十一章時間點

就牧浩洋本人而言,他並不希望透過戰爭來處理紛爭。

只是,他非常清楚,選擇戰爭的不是他、也不是黎平寇,而是那些拒絕承認世界格局已經生變化,拼死保護既得利益的西方集團。不管是他、還是黎平寇,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向敵人低頭、二是捍衛自身利益。早在二十多年前,時任國家元的傅秀波做出出兵朝鮮的決定時,就已做出選擇。

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牧浩洋記起了曾經看過的一本。

“元,你看過一本嗎?”

“什麼?”

“評論第一次世界大戰迸原因的一本。”

黎平寇皺起眉頭,說道:“軍事學院的教材?”

“不是,是一個軍事史學家寫的,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迸原因做了分析。”

“作者是不是姓代?”

“你也看過?”

李明陽點了點頭,說道:“那是三十年前的了,不過觀點確實很新穎,而且分析也很有說服力。”

“什麼觀點?”

李明陽笑了笑,把這個問題留給了牧浩洋。

“按照作者給出的結論,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九一四年迸是英國的陰謀。”

黎平寇愣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

“雖然有點膚淺,但是分析得很有道理。”牧浩洋也笑了笑,說道,“三年前,也就是一九逐個年,德國與法國在摩洛哥的利益之爭就有可能引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且肯定比一九一四年的理由充分得多,但是英國出面調解,阻止了這場戰爭,根本原因就是英國還沒有為世界大戰做好準備。”

“也就是說,到一九一四年的時候,英國才做好準備?”

“也沒有做好準備,但是再也不能拖下去了。”

“為什麼?”

“德國的海軍擴軍行動。”

黎平寇愣了一下,讓牧浩洋說下去。

“到一九一四年的時候,德國公海艦隊的規模已經達到英國大艦隊的百分之七十,而按照德國制訂的造艦計劃,到一九二零年,德國海軍就將達到英國海軍的水平,而英國海軍卻需要在更多的地方作戰,所以德國海軍有足夠大的把握打破英國的海上壟斷,在海戰中擊敗英國艦隊。”

“這只是計劃。”

“英國卻承擔不起這個風險,因為只需德國艦隊足夠強大,英國就得承擔比法國高得多的戰爭風險,而最終很有可能在德國海軍的要挾之下置身事外,不敢援助法國,讓德國迅統一歐洲大陸。”

“這樣的話,英國仍然會戰敗。”

“但是英國能夠獲得更多的時間,也就有第二次機會。”

黎平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你說這件事,與現在的情況有關?”

“非常類似。”牧浩洋笑了笑,說道,“第五次中東戰爭就有可能引世界大戰,而且我們與美國都有足夠的理由,可是我們與美國都沒有做好準備。照目前的趨勢展下去,到二零五零年或者二零五五年,我們就能獲得足以讓美國膽怯的優勢,因而美國無論如何也會在此之前動戰爭。”

“那麼,我們能從德意志第二帝國身上吸取什麼教訓呢?”

“如果說我們是德國,那麼印度就是法國,而美國現在的對印政策,與當年英國的大陸政策如出一轍,即以間接方式維護戰略平衡,給我們塑造一個無法越過,但是又不得不在全面戰爭中擊敗的對手。”

黎平寇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

“要想避免重蹈覆轍,我們就不能在敵人選定的時間點上開戰,而是應該錯開,最好提前開戰。”

“提前?”

“比如二零四五年。”

黎平寇的眉頭迅跳動了幾下,有點驚訝的看著牧浩洋,似乎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