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吃好了,兩人也談好了,金穗道:“爺爺莫著急,我回去再琢磨琢磨,對比瞧瞧我孃的筆跡,許是有啥地方記差了。”
黃老爹點點頭,摸摸她的腦袋,眼裡有一絲疲色:“你莫太操心這個,費心思對你身子骨兒不好。想不出來便想不出來吧,我瞧著楚王府裡的師傅們挺厲害,我琢磨不出來的,他們倒是能點個一二三出來。”
事關利益,金穗當然不能不著急,要是全讓楚王府的師傅們琢磨出來了,那黃老爹所得的分成就要少很多了,而且黃老爹以後在火柴生意上很難再站穩腳跟。
表面上金穗笑著答應了,私下裡卻暗暗提醒自己要多加把勁了。
這一回,黃老爹得了金穗的指點,輕鬆了很多,還讓小二上了點酒上來,因為他下午還要和那些師傅們探討,就只喝了一盅。
金穗雖然沒有把整個流程琢磨透,但是大體上的還是弄懂了,火柴的原材料已經準備好了,缺少的是反應發生的條件。席氏做到了那些條件,金穗要複製下來不難,難得是如何讓人接受,如何創造量產的條件。以金穗僅留的知識儲量來看,席氏所述的有些地方是自相矛盾的。這是在楚王府裡,黃老爹正拿命去拼,金穗不能行差踏錯一步,半步都不行。
黃老爹下午回去後,沒有馬上把金穗新告訴他的法子跟師傅們提,過了兩天才在做實驗的偶然間提了出來。因姚長雍對黃老爹的照顧,以及楚王府對火柴的懷疑,黃老爹仍是實驗的主力,那些師傅們則是打下手的,唯有那個韓師傅最為痴迷,把對煙花的熱情全部轉移到火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