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部分(2 / 4)

篡位,已經登臨大寶,這是武氏的天下,還從來沒聽說過有皇帝會把自己的天下傳給異姓人呢。

再者,已武三思,武承嗣為主的武氏臣子還眼巴巴的盯著那個太子之位呢,誰都想當太子,誰都想在武則天百年之後接過大周江山。

武氏才俊之間在私下裡更是明爭暗鬥,但他們的爭鬥有一個前提,但就是不管將來他們中間的哪一個人當皇帝都可以,就是不準姓李的當!

注意,這時的武三思已經受到了上官婉兒的告誡,可他卻一如既往的投身到了皇嗣的爭奪中,不是他不聽上官婉兒的話,而是他變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武三思早已不是當初那個事事聽從婉兒號令的年輕人了,他的心中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見。

更何況,皇位啊,那可是皇位啊!誰能經受得住他的誘惑?只要能坐上去,天下都是你的,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於是,上官婉兒的告誡,成為了一陣耳旁風,在武三思的耳邊煙消雲散。

唉,這是他第一次不聽上官婉兒的話,日後,他也就是死在這上面的。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紅嫁衣

高宗時期,大唐的疆土和影響力便深入至西域腹地,杆杆漢旗幾乎插遍了整座西域,可後來,高宗李治病死,中宗李顯即位不到幾月被廢,睿宗李旦即位。

又不到幾月,徐敬業造反,隨後的幾年武則天更是不斷地在為自己登基做著準備,不斷地在剷除她登基路上的絆腳石。

可以說,自從李治去世後,大唐就陷入了內亂,再此等內亂之下,距離長安上千裡的西域之地也免不了會發生意外。

這些年吐蕃人更是瞅準了大唐這頭雄獅內部所出生的問題,一點點,一點點的開始蠶食大唐將士用生命打下的萬里江山,同時又煽動已經臣服於大唐的西域小國發生叛亂。

因為西域距離中原過遠,當時的武則天還在忙著爭權奪位,根本就無暇顧及那麼多,她也沒有精力去管幾千裡外的事情。

於是,在吐蕃人的進攻下,駐守西域的大唐將士開始敗退,連連敗退,一連退了幾千裡,將那大好河山,太宗高宗時期,無數大唐將士用生命換來的土地拱手讓人。

對此,武則天表示同意,甚至很多撤軍的命令都是她下的,單憑這一點,就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武則天的政治生涯中一項難以抹除的汙點

放棄西域,殊不知,她放棄的可不僅僅是那些看似貧瘠的土地,要知道西域的商路究竟是能給大唐帶來多麼豐盛的利潤,要知道西域除了吐蕃人外還有迅速崛起的大食人,也就是阿拉伯人,那些身穿黑袍白袍的天方教徒對西域的垂涎可不是一天兩天了,大唐這頭富饒的雄獅更是讓他們做夢都想得到。

他們一直都在等待著東進的機會,等待著燒死那些異教徒,搶光他們所有財產女人牲畜,將他們全都變為自己奴隸的機會!

而那些原本可以只用幾千人便能擋住數十萬大軍不能動彈一步的雄關,更是被武則天全部捨棄,丟的乾乾淨淨,丟的利利索索。

說來武則天也是沒辦法,身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她並不是不知道西域的重要性,她也並不是一個眼睛裡只有大唐的女人,那種鼠目寸光之輩會有,但不會是她武則天。

可當時。。。。。。可當時她是真的沒辦法了,她實在沒有那麼精力,好吧,乾脆點,實在沒有那麼多的兵馬派去西域了,她需要大唐雄獅留在國內為她提供軍事保護,震懾那些宵小,萬一大軍進攻西域,國內發生叛亂怎麼辦?

兩害取其輕的情況下,武則天做出這種選擇非常正常。

可現在,不會了,不會再有大唐兵馬不戰而退的事情了,算算時間,武則天已然登基兩年,在這兩年裡依靠酷吏她快速的穩住了局面,其後的時候更是大肆進行改革,逐漸恢復大唐國力。

當一切都準備妥當後,武則天下令了。

武威道總管王孝傑,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提兵數萬討伐吐蕃!大唐將士在沉浸了幾年後,又一次向西域亮出了他們唐人的寶劍,他們唐人的驕傲。

接下來的幾個月的時間內,王孝傑大敗吐蕃軍,接連收服安西四鎮,並於龜茲設立安西都護府,屯兵三萬,戰後,王孝傑被封左衛大將軍。

王孝傑能有今日的成就一點都不奇怪,要知道當年只有二十多歲的他,便敢帶著幾千兵馬殺出武關和那些數倍於己的異族大軍展開死戰,這份膽量,天下難尋。

王孝傑在西域的勝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