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部分(3 / 4)

小說:國策 作者:九十八度

此,法國才有資格在成為“鋼鐵聯盟”的核心國,並且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歐盟,為歐洲成為世界第三極打下了基礎。

紅色帝國解體之後,美國與歐洲國家的關係出現轉折。雖然美國當局利用“北約東擴”來增強北約集團的影響力,從而約束歐洲盟國,限制了歐盟在歐洲的影響力,也讓法德意等歐洲強國沒有辦法與美國抗衡,但是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不是歐洲國家願意看到的,幾場不太順利的戰爭更是暴露出了歐洲國家對美國的嚴重不滿。海灣戰爭後,美國獨霸海灣地區的格局已經形成,雖然有部分歐洲企業從中獲益,比如英國石油公司就在科威特拿到了幾座油田的開採權,但是這些企業均與美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戰爭中出兵出錢的歐洲國家並沒獲得多少好處。隨後的伊拉克戰爭,更是把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推向巔峰,而這次沒有出兵出力的歐洲國家更是沒有得到半點好處。

歸根結底,美國與歐洲的關係並不對等。

在不對等合作中,歐洲國家別想佔到便宜,至少不可能佔大頭。

問題是,在2015年之前,歐洲國家沒有選擇的餘地。從事後的角度來看,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美國打擊包括共和國、歐盟、俄羅斯、日本在內的所有“二流勢力”的一次傑作。雖然引發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美國在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戰爭開支過於龐大,必須有人為戰爭買單,而且絕對不是讓美國買單,所以美國的利益集團,特別是金融利益集團需要用一次金融危機來掠奪其他國家。但是從影響上看,美國在這場金融危機中的最大收穫就是“打壓”了所有競爭對手與潛在對手。毫無疑問,歐盟也不例外。金融危機期間,歐盟各成員國的主權債務危機不但讓絕大部分歐洲國家受到拖累,即便像德國這種抵抗力超強與國家債務相對健康的國家也沒能全身而退,而這場主權債務危機的直接後果就是,歐盟的一體化程序至少倒退20年!

正是這場金融危機,讓幾個歐洲強國幡然醒悟。

即便同宗同源、即便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即便說一樣的語言、即便信一個上帝,在國家利益面前,都顯得無比的蒼白。一家獨大的局面,只會使世界局勢失去控制,只會讓除了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家淪落為霸權的犧牲品。

以2010年時的情況,如果沒有奇蹟發生,美國獨大的局面至少會持續20年,甚至有可能持續50年以上。如果考慮到美國的對外政策,特別是針對各個主要對手與主要潛在對手的打壓政策,共和國與俄羅斯很有可能在20到30年內出現社會動盪,日本肯定會長期萎靡不振,歐盟則不大可能統一到一個政府之下。總而言之,只有奇蹟,才有可能改變美國獨霸全球的局面。

事實上,確實是“電力革命”改變了世界格局。

隨著共和國迅速崛起,透過“電力革命”掌握了與美國抗衡的資本,並且在數場對外戰爭中取勝,歐盟迅速調整了對外策略。大約在20年代中期,法德意三國結成“鋼鐵三角”的時候,就把與共和國修好,利用共和國抗衡美國,以推動歐盟一體化程序定為歐盟的主要戰略。

正是在這一戰略決策的引導下,歐盟在大蕭條期間採取了偏向於共和國的策略。

可以說,歐盟能夠在30年代末,也大箭條結束的時候,成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全球“第三極”,與其在大蕭條期間的很多政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樣的,正是歐盟與共和國這種半結盟的關係,逐步瓦解了美國獨霸的局面。雖然在此期間,美國也試圖與歐盟改善關係,利用歐盟制衡共和國,但是與100年前相比,因為美國沒有掌握先進技術,也沒有最強大的經濟實力,加上地緣優勢的作用日益降低,所以沒有能夠達到目的,也就沒有辦法把歐盟當成擋箭牌。

站在共和國的立場上,歐盟主要價值沒有體現在經濟上,而是體現在政治上。

作為新興大國,共和國的戰略目的就是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在這各大陸上,不管共和國擁有多麼得天獨厚的優勢,哪怕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也要儘量避免孤軍奮戰。可以說,美國走上衰敗之路,就是因為單獨稱霸,得罪了所有國家。共和國還沒有達到美國的境界,更得拉攏能夠拉攏的國家。正是如此,大蕭條期間,共和國才非常“無私”的向包括歐盟在內的眾多國家開放國內市場,只把美國、以及部分美國的鐵桿盟國當成貿易戰的主要打擊物件。

對共和國而言,歐盟能夠成為“第三極”,絕對是最大的好事。

雖然從長遠來看,一個強大的歐盟會對共和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