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任何一個國家。更加重要的是,10年代末的大蕭條徹底打亂了俄羅斯的擴張步伐,讓烏克蘭再次走向“獨立自主”。因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日漸衰微,而且俄羅斯一直將北約當成頭號敵人,所以烏克蘭當局選擇了加入歐盟。
21世紀20年代初,烏克蘭就成為了歐盟的“觀察國”。
為了加入歐盟,烏克蘭當局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承諾絕不在任何時候切斷過境輸往歐盟的天然氣,並且在國防安全上採用歐盟的標準。為此,烏克蘭軍隊從2024年開始接收由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盟主耍成員國提供的武器裝備,並且以此逐步淘汰俄製武器,以及當年由美國援助的武器裝備。
對歐盟來說,烏克蘭入盟絕對是件好事。
站在歐盟的立場上,哪怕烏克蘭一窮二白三落後,其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與5000萬人口都是個不小的誘惑。要知道,歐盟在綜合實力上,人口數量與國土面積都很吃虧,甚至有人認為這是歐盟難以成為超級大國的根本原因。
雖然在21世紀中期,國土面積對國家實力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但是人口數量絕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因素,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沒有哪個人口稀少的國家能夠成為世界大國。可以說,俄羅斯長期萎靡不振,就是因為人口過於稀少。以俄羅斯的國土面積,以及自然資源,比較合理的人口數量為4億,而不是1億。
對歐盟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人口稀少,畢竟歐盟人口數量僅次於印度與共和國,比美國還要多。關鍵是,歐盟的老齡化問題,特別是法德意等幾個經濟發達的主要成員國的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
受民族思想、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等等因素影響,歐盟不可能像美國那樣透過接受移民來解決老齡化問題。早在21世紀初,歐盟就推出了“藍卡”制度(相對美國的“綠卡”而言),逐步放寬移民制度,希望吸收更多的人才解決老齡化問題。問題是,歐盟並沒有吸收移民的有利條件,也就沒有辦法用移民來解決社會問題。
可以說,在吸引移民方面,歐盟的處境與共和國非常相似,即政策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受文化思想等因素影響,歐盟與共和國多不是移民首選國。
與歐盟相比,烏克蘭就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
更重要的是,在20年代初,可控聚變核電站還沒有正式推廣,煤炭、石油與天然氣仍然是主要能源,而歐盟所需的天然氣中,八成來自俄羅斯,而其中又有八成由經過烏克蘭的管道輸送。也就是說,歐盟所需的天然氣中,大約有65%需要從烏克蘭過境。從能源安全的角度考慮,歐盟也應該吸收烏克蘭。
總而言之,對歐盟來說,烏克蘭既是一個重要的,又是一個必要的潛在成員國。
問題是,在俄羅斯面前,歐盟的政治影響力太弱了。全球性大蕭條期間,烏克蘭沒有投入歐盟的懷抱,而是倒向了俄羅斯,歸根結底,除了俄羅斯情報機構在烏克蘭策劃的一系列行動,以及俄羅斯當局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堅定立場(2025年,俄羅斯還威脅要出兵烏克蘭),最主要的就是俄羅斯的政治影響力。
隨著烏克蘭重回獨聯體,歐盟東擴的步伐也嘎然而止。
甚至可以說,烏克蘭成為了歐盟東擴的終結者。要知道,正是因為烏克蘭最終選擇了與俄羅斯結盟,摩爾多瓦與塞黑等幾個曾經試圖加入歐盟的國家才“回心轉意”,最終投入了俄羅斯的懷抱。
事實上,政治影響力還不是歐盟最大的短板。
雖然東擴的步伐在俄羅斯的銅牆鐵壁前停了下來,但是在南下戰略中,歐盟的政治影響力仍然比較突出。如果不是幾個東歐成員國反對吸收伊斯蘭文明的突尼西亞,歐盟很有可能已經邁出歐洲,成為一個跨洲際的國家集團。當然,歐盟也沒有放棄突尼西亞,只是要求突尼西亞推行民主政治,降低宗教在國家政治中的影響力。在東南方向上,隨著希臘正式宣佈退出北約集團,法國正在積極遊說希臘當局,希望這個成員國能夠在土耳其入盟的問題上做出讓步。德國與義大利則在積極遊說土耳其,希望土耳其能夠從塞普勒斯撤軍。總而言之,土耳其沒有放棄加入歐盟的努力,而歐盟的幾個主要成員國也希望透過土耳其,在中東地區獲得發言權。事實上,從2042年開始,歐盟的幾個主要成員國就幫助土耳其進行戰後重建,希望藉此機會改變土耳其。
相對而言,歐盟最大的問題還是軍事實力。
雖然在21世紀初,法國與德國就成立了具有象徵性意義的“歐洲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