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兄苯庸叵擔�蛭�宋爛癲⒉幌嘈牛�魑�踉�燁斬ń影噯說難站贛罨嵬瓿傷�墓�藝鉸約蘋�K淙皇導是榭鯰牘宋爛裨ち系牟⒉灰謊���竊�2047年之前,顏靖宇也確實在與顧衛民唱反調。
由此可見,即便是顏靖宇,也不想輕談“世界大戰”這個話題。
或者說,唯恐天下不亂的不是政治家,而是軍人,以及那些希望發戰爭財的軍火商。
要知道,早在2042年,也就是還沒輪到國防部主宰大局的時候,“世界大戰”就是共和國軍隊內部的頭號話題。根據2047年總參謀部改制時公佈的一些訊息,以及散佈到民間的一些傳聞,在2042年後的5年間,總參謀部作戰處總共制訂了上千份與“世界大戰”有關的作戰計劃。這一情況除了表明在2042年之後,共和國確實沒有多少外來威脅,總參謀部的那些參謀閒得蛋痛之外,還證明了共和國軍人的價值觀,即軍人只有在戰爭中才能找到歸屬感。
2047年之後,即被國防部“收編”後,雖然總參謀部不再積極制訂戰爭計劃,但是在袁晨皓的領導下,作戰處開始整合之前制訂的上千份作戰計劃,並且將這些計劃擬定成了十多份完整的作戰方案,並且在2048年底統一提交給國防部,由裴承毅根據實際需要向元首提交了其中的數份作戰方案。
毫無疑問,軍隊是戰爭的主要推手。
問題是,軍人絕對不是真正的戰爭狂人。
站在共和國軍隊後面的,就是共和國的軍火商。
要知道,在2045財年度為戰略防禦系統追加撥款的法案中,提出的第一點理由就是保全為戰略防禦系統服務的軍事工業體系。因為按照“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建設進度,到第三次工程完工之後,只需要10%的建設參與者維持系統正常工作,另外90%的參與者都將失去工作崗位。更加重要的是,這些參與者都是高階技師或者科學家,人才流失之後很難迅速補充,所以共和國當局有足夠的理由透過追加撥款的方式,讓參與戰略防禦系統建設工程的軍火企業保留部分技術人員,特別是骨幹技術人員。也就是說,擴大戰略防禦系統的主要推手不是軍隊,而是軍火商。
在其他軍事領域,軍火商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
比如2044年爆發的埃(衣索比亞)厄(厄利垂亞)邊境衝突,以及2045年衣索比亞成為集約集團觀察員國的最大幕後推手就是共和國的幾家軍火商。由此可見,共和國的軍火商不但能夠對國防建設產生影響,還能對對外政策產生影響。
對軍火商來說,最大的好處莫過於一場世界大戰。
實際上,在“世界大戰”這個問題上,軍火商只是共和國眾多利益集團的代表,或者說只是一個非常籠統的稱呼。
要知道,軍火產業本不是單一產業,而是邊緣產業。
按照國際社會的公認說法,軍火產業至少與金融、能源、資源有關。也就是說,在共和國積極推動戰爭的,還有金融、能源與資源利益集團。
與這三個利益集團相比,軍火商的影響力就小得多了。
可以說,金融、能源與資源集團幾乎控制了共和國的經濟命脈,別說軍人,就連顏靖宇都得充分考慮這三大利益集團的利益訴求。而在這三大利益集團中,最希望跟美國打“世界大戰”的肯定是金融集團。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在2015年捲入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與美國的“世界大戰”就不可避免了。
從2015年到2049年,整整35年間,共和國的經濟發展幾乎沒有停止過,哪怕在大蕭條期間,共和國的經濟增速仍然超過了全球平均增速,而且一直保持增長,從未像美國等西方國家那樣,出現過衰退。正是如此,共和國才能在2030年之後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經濟體與實力最強的經濟體。問題是,共和國當局始終沒有解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化解戰爭開支帶來的問題?
要知道,在2015年到2049年間,共和國捲入了大大小小數十場戰爭,其中投入兵力超過1萬的大型地區戰爭就超過了8次,以2049年幣值計算,戰爭開支總計228萬億元,相當於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40%。
這麼多的戰爭開支,總得想辦法解決。
如果全部由政府承擔,也就是由稅收承擔,肯定不現實。事實上,在2049年之前,共和國中央財政在戰爭上的總開支不到100萬億元。
由此可見,大部分戰爭開